[发明专利]风扇离合器及工程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3733.6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2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汪春晖;李书胜;张振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7/04 | 分类号: | F01P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 离合器 工程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扇调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扇离合器及装设有该风扇离合器的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现有应用于汽车领域的风扇离合器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电磁式,另一种为硅油式。其中,电磁式离合器,离合时冲击力大,结构复杂,容易损坏,而硅油式离合器的优点是离合时无冲击,能够实现无极变速,但结构较大,脱离和接合还不够理想。
由于结构复杂及体积较大等原因,上述两种类型的风扇离合器无法应用于空间及结构受限的工程机械,现有工程机械大多将风扇与发动机刚性连接,即风扇与发动机曲轴直接联动。在环境温度较低时,发动机刚启动时,风扇随之启动,不利于发动机迅速升温,且风扇旋转造成能源浪费;在环境温度较高时,一般为节约能量,风扇最高转速受转速比限制,不能有效地对发动机散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风扇离合器及装设有该风扇离合器的工程机械,该风扇离合器结构简单,能够根据发动机温度状况,自动调节风扇转速,适用于工程机械。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扇离合器,包括:风扇、回位弹簧、中心轴、与所述中心轴固定连接的主动片组件、与所述风扇刚性连接的从动片组件,所述风扇离合器还包括冷却液循环腔及容积可变的工作缸;所述工作缸包括固定部及用于推动主动片组件与从动片组件结合的活动部,所述固定部至少部分与所述冷却液循环腔的外壁叠合固定设置,所述活动部轴向可滑动安装于所述中心轴上,所述工作缸中设置有体积可变的感温介质。
进一步地,所述感温介质为石蜡。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片组件包括主动片架及装设在所述主动片架上的主动片,所述主动片架固定于所述中心轴上;所述从动片组件包括从动片架及装设在所述从动片架的从动片,所述从动片架与所述风扇刚性连接,且与所述中心轴轴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部为柱塞。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部为活塞。
本发明风扇离合器通过感温介质受热变成液态体积增大,工作缸容积随之增大,进而对主动片产生推力直至与从动片结合,并根据感温介质体积膨胀情况控制主动片与从动片的结合力大小,从而实现风扇随发动机冷却液不同温度而产生不同转速,且结构简单,能适用于各种工程机械。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工程机械,包括:发动机及上述的风扇离合器,所述风扇离合器的冷却液循环腔的入口连接所述发动机的出口,所述风扇离合器的中心轴连接所述发动机的曲轴。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离合器的感温介质与所述工程机械的节温器中的感温介质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感温介质为石蜡。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离合器的冷却液循环腔的出口连接所述工程机械的散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工程机械包括工程车辆。
由于工程机械包括上述风扇离合器,具有相应技术效果,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扇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扇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风扇离合器可以包括:冷却液循环腔1、容积可变的工作缸2、风扇6、回位弹簧7、中心轴8、与中心轴8固定连接的主动片组件、与风扇6刚性连接的从动片组件;其中,该工作缸2包括固定部及用于推动主动片组件与从动片组件结合的活动部,固定部至少部分与冷却液循环腔1的外壁叠合固定设置,活动部(可以为柱塞3或活塞等)轴向可滑动安装于中心轴8上,工作缸2中设置有体积可变的感温介质(如石蜡及海波等)。
具体操作时,主动片组件可以包括主动片架41及装设在主动片架41上的主动片42,主动片架41固定于中心轴8上,与中心轴8同时运动;从动片组件包括从动片架51及装设在从动片架51的从动片52,从动片架41与风扇6刚性连接,且与中心轴8轴承连接使得从动片架52的旋转不受中心轴8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机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37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电线路防风拉线横担装置
- 下一篇:便携式破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