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驱铅剂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13443.1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9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185 | 分类号: | A61K36/185;A61P39/02;A61K35/56;A61K31/194;A61K31/375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1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铅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铅剂。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环境的恶化,工业“三废”,蓄电池,汽油添加剂,含铅肥料,特别是重有色金属冶炼厂排放的含铅废水、粉尘,燃煤电厂释放的含铅烟尘,以及汽车排放的含铅尾气使得环境中铅污染越来越严重。而铅是一种毒性很大,作用于人体全身各系统和器官,并且以神经毒性为主的一种重金属元素,其主要累积神经、造血、消化、心血管、肾脏及免疫等系统,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液体铅化合物也可以通过皮肤接触进入人体,而且铅在人体内半衰期长,对许多器官系统和生理功能均产生危害。
氧化应激是铅致机体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SOD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酶,广泛分布于各种生物体内,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是生物体内清除自由基的首要物,能消除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SOD在生物体内的水平高低意味着衰老与死亡的直观指标。SOD可对抗与阻断因氧自由基对细胞造成的损害,并及时修复受损细胞,复原因自由基造成的对细胞伤害。环境污染,重金属中毒会造成氧自由基大量形成,现已证实,由氧自由基引发的疾病多达60多种。SOD是机体内天然存在的超氧自由基清除因子,它通过反应可以把有害的超氧自由基转化为过氧化氢。尽管过氧化氢仍是对机体有害的活性氧,但体内的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会立即将其分解为完全无害的水,由此三种酶便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氧化链条。铅对红细胞中SOD 活性的抑制可能与铅破坏SOD 空间构象和干扰SOD 酶蛋白与Zn2 +、Cu2 + 的结合位点有关。SOD 活性下降,造成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蓄积,加剧了生物膜的脂质过氧化,从而对机体造成损害。铅通过抑制SOD 活性,使其对氧自由基的清除率降低,加重脂质过氧化作用。 MDA 是细胞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中最具代表性的产物,其含量的多少可指示脂质过氧化的程度。机体通过酶系统与非酶系统产生氧自由基,后者能攻击生物膜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引发脂质过氧化作用,并因此形成脂质过氧化物。因此测定MDA的量常常可反映机体内脂质过氧化的程度,间接反映出细胞损伤的程度。因此SOD 和MDA 作为表铅中毒程度的两项重要指标引起普遍关注。
珍珠粉中主要含有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以及生物钙等多种成分,具有抗疲劳,美容养颜,改善记忆力,提高免疫力以及对多种疾病有治疗效果。现代药理研究以及临床观察表明,珍珠粉具有明显的中枢抑制、疏通微循环、免疫促进、保护神经原细胞、延缓衰老、消炎等作用,在营养和保健以及创伤等方面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沙棘汁中含有多种维生素、脂肪酸、微量元素、亚油素、沙棘黄酮、超氧化物等活性物质,可以促进生物钙的吸收,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
另外一些多糖及多肽等对清除人体内自由基,缓解铅中毒有一定效果。
目前铅中毒一般采用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依地酸钙钠等作为驱铅剂,通过与铅结合成为稳定而可溶的络合物从尿中排泄,但是很容易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尚未有合适的驱铅剂有效的缓解和解除铅中毒,尤其是慢性铅中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驱铅剂来有效的缓解甚至解除铅中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驱铅剂,包含作为有效成分的珍珠粉和沙棘汁。
进一步,所述驱铅剂还包含柠檬酸,维生素C和海藻酸钠。
进一步,所述驱铅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20%-40%的珍珠粉,1%-5%的沙棘汁,2%-7%的乳粉,1%-2%的柠檬酸, 0.1%-1%的维生素C,0.2%-0.8%的海藻酸钠,余量为红糖。
优选的,所述驱铅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25%-35%的珍珠粉,2%-4%的沙棘汁,3%-6%的乳粉,1.2%-1.6%的柠檬酸,0.5%-0.8%的维生素C,0.5%-0.8%的海藻酸钠,余量为红糖。
更优选的,所述驱铅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32.1%的珍珠粉,3%的沙棘汁,5%的乳粉,1.4%的柠檬酸,0.7%的维生素C,0.7%的海藻酸钠,57.1%的红糖。
本发明中,所述珍珠粉是采用球磨或气流粉碎等物理方法制得的。
进一步,所述珍珠粉的粒度在100目以下。
优选的,所述珍珠粉的粒度在1000目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未经绍兴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34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