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光LED用稀土掺杂透明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2850.0 | 申请日: | 2013-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5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祥夫;颜晓红;步妍妍;轩岩;郑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10/16 | 分类号: | C03C10/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00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光 led 稀土 掺杂 透明 玻璃 陶瓷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稀土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光LED用稀土掺杂透明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LED是一种高效率、性能稳定、低成本的固态光源,可广泛用于各种照明设备上,市场前景广阔。白光LED有望成为第四代新照明光源,实现节能环保的绿色照明。白光LED实现有很多种方式,目前商业化的大部分白光LED照明器件采用的是蓝光InGaN LED芯片联合能发射黄光、绿光、橙光的荧光粉。这类荧光粉发光效率较高,但是因红光发射强度不足,因此显色指数偏低,且色温较高,白光易漂移,无法满足高性能器件的需求。为满足其使用要求,掺杂制备出一种能直接发射白光的单体材料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公开了一种白光LED用稀土掺杂透明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以此作为除了荧光粉以外的白光LED的候选材料。:
技术方案,制备白光LED用稀土掺杂微晶发光玻璃,各组分及其摩尔百分比(mol%)为:SiO2:25%,B2O3:10%,Na2O:9%,SrF2:4%,GdF32%,Re3+:x%,一定量B2O3的引入可以改变玻璃网络结构,增强共价性,进而改变稀土离子的发光强度;SrF2和GdF3的引入,使得该玻璃中长出GdSr2F2的微晶。
Tb3+的发光主要位于542nm的绿光区域,Eu3+离子主要产生612nm的红色发光,Dy3+离子的发光主要位于黄、蓝光区,因此单掺Dy3+时,通过掺杂浓度和基质前驱体共同调节发射白光。稀土离子在高浓度时易产生浓度淬灭效应,要求稀土离子的掺杂浓度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因此当Dy3+=0.1-0.5mol%时,玻璃陶瓷的发光亮度和发射光谱能满足紫外380-420nm激发,发出白光。共掺杂时,为了方便发射强度比的调节,固定Dy3+的浓度为0.3mol%,仅仅改变Tm3+、Tb3+和Eu3+的浓度,来达到调节色坐标的目的,实现由蓝光、白光、绿光、红光的调节。
本发明涉及的透明玻璃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的选取
玻璃陶瓷原料主要为分析纯的氧化物和氟化物,稀土离子选择纯度为99.99%的氟化物。
(b)玻璃陶瓷配合料的混合
按照配比精确的称取原料,放入研钵中加无水乙醇充分研磨0.5小时。
(c)玻璃陶瓷熔制
玻璃熔制采用的是刚玉坩埚,经过熔制,熔制温度为1400℃,时间40分钟,然后进行了热处理。再经过退火,退火温度为640℃,时间为8小时。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制备方法简便,适合工业批量生产。
(2)本发明制得的玻璃陶瓷较荧光粉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3)本发明的玻璃陶瓷不仅实现了白光发射,同时,可以实现蓝光、白光、绿光、红光宽频区调节。
(4)这种透明玻璃陶瓷不需要用环氧树脂封装,避免了光照容易老化这一缺点。
(5)本发明制备了单掺(Dy3+),共掺(Dy3+,Tm3+、Dy3+,Tb3+、Dy3+,Eu3+)的透明玻璃陶瓷。此玻璃陶瓷具有高效稳定的发光,在紫外具有良好的吸收。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5的样品在354nm激发下的发射光谱。
图2为实施例6-10的样品在354nm激发下的发射光谱。
图3为实施例11-15的样品在382nm激发下的发射光谱。
图4为实施例16-20的样品在382nm激发下的发射光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20按如下步骤制备白光LED用稀土掺杂透明玻璃陶瓷:
(a)原料的选取
玻璃陶瓷原料主要为分析纯的氧化物和氟化物,稀土离子选择纯度为99.99%的氟化物。
(b)玻璃陶瓷配合料的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28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