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压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2705.2 | 申请日: | 2013-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1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古显钦;镇方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国丰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闫俊芬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注塑 模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在塑料件注塑成型同时将面料与其注塑连接的模具以及注塑方法。
背景技术
在国内市场中高端车销量持续增长,优质高端产品需求将不断增大,而环保健康理念风行,汽车内饰产品也开始主打绿色概念,环保健康类产品将是汽车发展的一大趋势,提高车内的居室化设计,改善乘坐的舒适性,也已被中高档车广为采用。
传统的汽车A、B柱形成过程是,首先将A、B柱塑胶部件是用模具制作成型,然后由人工将塑料件上涂粘胶,再用无纺布与塑料件粘结起来,最后将多余的无纺布修剪掉来完成此项工作。这个过程需要进行三个步骤操作完成,一是注塑成型,二是涂粘胶覆盖无纺布,三是修剪无纺布,在此过程中将会使用到对人体有害的有毒溶剂,不仅对涂涂粘胶的操作人员有害,同时也存在空气污染等问题发生,再加上汽车车内空间狭小,导致车内空气污染和异味的更加严重,同时,当塑料件成型后再涂粘胶,使无纺布同塑料件粘贴在一起的工序多,需要人员也多,加工时间长,而且粘贴的质量不稳定,形成低质量高成本的生产模式。同时,上述操作靠人工流水线来完成,所以每个工人对工作的熟练程度不同就决定了产品的质量不一致。
为解决上述问题,有人提出了将面料或无纺布和塑料件注塑连接的理念,这就需要一种能在塑料件成型的过程中将面料或无纺布注塑连接的模具。同时也需要提供一种能利用该模具实现面料与塑料件注塑连接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在塑料件注塑成型同时将面料与其注塑连接的低压注塑模具及其注塑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压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的动模包括底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底板之上的型腔,以及设置在型腔周边的多个挂布针,所述的挂布针的外侧形成有刀刃结构以便在面料受到张力时将其割开;所述的定模包括面板,与所述的面板固定连接的热流道板、与所述的热流道板固定连接的型芯,以及顶出机构和热嘴,在所述的型芯凸块的外周设置有与所述的挂布针对应的通孔以避免发生干涉,在所述的凸块周边还设置有多个压布机构。
所述的压布机构包括设置在型芯周边上的数个凹槽,可容纳于所述的凹槽内部的压块以及设置在凹槽与压块间用于在不受压时将所述的压块外端部顶出凹槽的顶出弹簧。
所述的挂布针为三角锥状结构。
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注塑模具的注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机械手将布料安装在动模的挂布针上;
2)注塑机合模,布料会先接触到定模型芯,布料会随着型芯的现状变形并贴着型芯移动,当模具闭合到预定距离时,固定在定模侧的压布机构会先压住布料,
3)继续闭合模具直至分型面的间隙在布料厚度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4)进行注塑成型并脱模取料。
注塑件为汽车的A柱或B柱,所述的面料包括与塑料件注塑连接的无纺布层和与所述的无纺布层固定连接的织物层,所述的面料厚度在1.2-1.4mm,所述的织物层厚度在0.4-0.6mm,所述的无纺布层厚度在0.6-1mm,注塑时,锁模力为600-800T,最大注射压力2-4bar,压力切换为2-4bar,注塑时间为3-5s,保压时间为13-16s。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模具采用倒装方式,将型腔作为动模,型芯作为定模,进胶和顶出在模具同一定模侧,同时在定位针上设计刀刃,实现面料拉紧时可以割开面料,保证面料不会因被拉得太紧而变形;为了保证面料不起皱的放在模具内,在定模上设置有用压布机构,在模具合模到设定距离后,布料会先接触到定模型芯,布料会随着型芯的现状变形并贴着型芯移动。当模具闭合到15毫米时,固定在定模侧的弹块会先压住布料,使布料不会起皱闭合模具;然后注入塑料成型保证产品质量和外观。
采用本发明的注塑方法制备汽车内饰件,将塑料件和面料直接注塑连接,有效避免了胶水的过多使用,同时一次成型将塑胶与无纺布粘贴在一起的工序,省去了二次加工过程,所制作的汽车内饰件的外表漂亮、环保,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模具合模前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模具合模中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模具合模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国丰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国丰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27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轧钢工作辊在感应热处理炉中的夹紧结构
- 下一篇:磨削加工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