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新型增升装置的碟形布局垂直起降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2115.X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9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徐惊雷;顾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9/06 | 分类号: | B64C39/06;B64C15/14;B64C3/26;F02K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彭英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新型 装置 布局 垂直 起降 飞行器 | ||
1.一种基于新型增升装置的碟形布局垂直起降飞行器,包括增升装置、喷管、发动机,所述增升装置包括配合使用的喷管和升力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和升力翼为环形布局,所述喷管为在喷管出口配设扁平形加速段的扁平形喷管,且喷管的出口与升力翼的吸力面正对;所述扁平形加速段通过当量直径为D的喷管出口对应的横截面、以喷管轴线为中心线、收缩过渡至加速段出口而形成;所述的扁平形加速段中,从喷管出口延伸出来、长度为扁平形加速段整个长度20%-60%的部分,横截面面积的变化幅度不大于±3%,而处于加速段出口位置的横截面面积为喷管出口横截面面积的90%~100%;所述喷管出口与加速段出口之间的间距g的取值范围为:2D≦g≦5D;加速段出口高度h的取值范围为:0.1D≦h≦0.95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新型增升装置的碟形布局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升装置的升力翼尾缘与后部增升装置的扁平形喷管的加速段出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为L1,其取值范围为0.5c≦L1≦5c;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基于新型增升装置的蝶形布局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力面整体呈弓形设置;加速段出口输出的排气射流附壁于吸力面的表面,排气射流经处于翼型前缘与翼型最大厚度之间的吸力面前部快速加速,而翼型最大厚度与翼型后缘的吸力面后部缓慢减速直至吸力面表面压力低于环境压力,随后从翼型后缘流出的气流沿夹角b的方向引流射出,该沿夹角b方向的引流具有向前和向上的推力;其中:夹角b表示吸力面尾缘处切线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新型增升装置的蝶形布局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力翼的压力面整体呈弓形设置,该弓形状压力面与升力翼前缘构成能够防止排气射流撞击吸力面后附壁流动至压力面的型面。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新型增升装置的蝶形布局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力翼的翼弦与水平方向夹角a的取值范围为:0°≦a﹤90°;升力翼5前缘夹角e的取值范围为:10°≦e≦80°;升力翼的弦长c的取值范围为1D≦c≦10D;升力翼的最大厚度d与翼型的弦长c之比的取值范围为:0.1≦d/c≦0.8,最大厚度位置 的取值范围为:0.1≦≦0.7,其中xd表示翼型最大厚度到前缘的距离;该翼型的最大弯度f与翼型的弦长c之比的取值范围为:0.1≦f/c≦0.8,最大弯度位置为的取值范围为:0.1≦≦0.7,其中xf表示翼型最大弯度到前缘的距离;吸力面尾缘处切线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b的范围为:20°≦b≦120°;压力面前缘与水平方向的夹角k的取值范围为0°≦k≦80°;压力面后缘与水平方向的夹角j的取值范围为5°≦k﹤b。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新型增升装置的碟形布局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力翼前缘与加速段出口中心线的垂直距离H2的取值范围为:0≦H2≦30h,而升力翼前缘距离加速段出口的水平距离L2的取值范围为:h≦L2≦10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新型增升装置的碟形布局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布局,在发动机工作时,通过调节不同扇区内的气流的大小,从而实现飞行器的各种姿态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211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搅拌站地仓式双配料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制备竹束的竹材疏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