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轴交换机数据端口自动检测与控制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311813.8 | 申请日: | 2013-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8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纳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8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 交换机 数据 端口 自动检测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及广播电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同轴交换机数据端口自动检测与控制方法及其基带同轴数据转换系统。
背景技术
EOC(Ethernet over Coax,同轴以太网)是在同轴电缆上传输以太网数据的技术统称。根据早期区分习惯,EoC技术分为有源EoC和无源EOC。
无源EOC直接把以太网的基带信号通过无源器件耦合到同轴电缆中传输,因此又称为基带EOC。其具有施工方便,成本低廉等优势,是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的理想方案。
其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BCEB(Baseband Coax Ethernet Bridge,基带式同轴以太网桥)是基带EOC系统的主节点设备,设置于楼道内,BCNU(Baseband Coax Network Unit,基带式同轴以太网终端)是基带EOC系统的用户终端,设置于用户家中。BCNU通常配置有DATA接口、TV接口等;DATA接口用于连接PC网卡、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TV接口用于连接电视机、分支器、分配器等广播电视设备。
但该方案由于采用简单的信号耦合,对阻抗匹配要求高,数据链路悬空易导致网络通道堵塞进而瘫痪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同轴交换机数据端口自动检测与控制方法及其基带EOC系统,以极低的成本确保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技术方案如下:
在图1所示的无源EOC系统中加入一个网络端口监控模块,形成如图2所示的基带EOC系统。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网络端口监控模块对交换机各端口进行实时监测,当发现交换机某端口有通道堵塞现象时,立即实施相关控制操作、解除通道堵塞,使系统不至于陷入网络瘫痪。
通道堵塞现象已被消除,交换机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该端口以外的其它端口均恢复正常工作状态。该端口数据链路一但恢复正常,则该端口也立即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技术原理如下:
当某端口的数据链路(包括纯数据链路和混合信号传输链路)被断开时,将导致阻抗不匹配,此时交换机向该端口发送数据会因信号反射而形成通道堵塞。通道堵塞后交换机的大量内部资源被占用,无暇顾及其它端口而使整个基带EOC系统陷入网络瘫痪。
在对该问题端口进行相关控制操作后,通道堵塞被解除,由于没有数据的传递,所以不会再次形成堵塞。此时交换机重新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该问题端口以外的其它端口均恢复正常工作状态,且该问题端口数据链路一但恢复正常也立即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以极低的成本解决了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基带EOC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端口的检测与控制功能结合在一起,做在一块线路板上,形成一个网络端口监控模块。网络端口监控模块作为一个部件集成在BCEB中。交换机选用功能简单价格低的傻瓜型交换机,将该交换机板也作为一个部件集成在BCEB中。模块中采用一颗MCU对交换机进行状态检测,以及对BCEB的各混合信号端口进行控制。
系统运行过程中,MCU不停地检测交换机送来地状态信号,并进行判断。当某端口阻抗失配引起通道堵塞时,将被网络端口监控模块中的MCU检测并判断出来,MCU立即发出相关控制信号,消除通道堵塞,问题端口以外的所有端口均恢复正常工作后,断开的数据链路一但被再次接通可随时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由以上说明和分析可知,本方案解决了实际问题;也不难看出,系统采用的均为常规器件,且电路简单,成本低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纳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纳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18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