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离子液体/聚苯胺制备的多孔碳负载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及其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1705.0 | 申请日: | 2013-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9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宗;周帷;吴凌姗;钟建丹;邓仕槐;沈飞;李黎;肖鸿;王莉淋;李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30;C02F1/28;C02F1/30;B01D53/86;B01J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离子 液体 苯胺 制备 多孔 负载 氧化 复合材料 及其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利用离子液体/聚苯胺制备多孔碳负载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溶胶,溶胶搅拌10~30min后,向其中加入占溶胶1.0wt%~8.0wt%的离子液体,0.1wt%~10.0wt%的苯胺,搅拌10~30min,混合均匀;
B、取占溶胶0.1wt%~10.0wt%的氧化剂,配成0.2wt%-0.6wt%的质子酸溶液,逐滴加入到上述步骤A所得溶胶混合物中引发苯胺聚合;滴加完毕后持续搅拌2~6h;
C、将溶胶静置陈化3~5d后置烘箱60℃~120℃烘干;
D、碾磨后将所得复合物于氮气氛中450~850℃下煅烧30min~2h,使聚苯胺碳化,得多孔碳负载二氧化钛复合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溶胶,溶胶搅拌15min后,向其中加入占溶胶1.5wt%的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0.1wt%的苯胺,搅拌15min,混合均匀;
(2)取占溶胶0.2wt%的过硫酸铵,配成浓度为0.2wt%的盐酸溶液,逐滴加入上述溶胶混合物中引发苯胺聚合;滴加完毕后持续搅拌2h;
(3)将溶胶静置陈化3d后置烘箱60℃烘干;
(4)碾磨后将所得复合物于氮气氛中800℃下煅烧1h,使聚苯胺碳化,得多孔碳负载二氧化钛复合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溶胶,溶胶搅拌20min后,向其中加入占溶胶3.0wt%的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0.6wt%的苯胺,搅拌20min,混合均匀;
(2)取占溶胶0.8wt%的过硫酸铵,配成浓度为0.4wt%的盐酸溶液,逐滴加入上述溶胶混合物中引发苯胺聚合;滴加完毕后持续搅拌2h;
(3)将溶胶静置陈化3d后置烘箱60℃烘干;
(4)碾磨后将所得复合物于氮气氛中700℃下煅烧1h,使聚苯胺碳化,得多孔碳负载二氧化钛复合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溶胶,溶胶搅拌20min后,向其中加入占溶胶3.0wt%的离子液体1-乙基吡啶四氟硼酸盐,0.2wt%的苯胺,搅拌20min,混合均匀;
(2)取占溶胶0.3wt%的过硫酸铵,配成浓度为0.6wt%的盐酸溶液,逐滴加入上述溶胶混合物中引发苯胺聚合;滴加完毕后持续搅拌2h;
(3)将溶胶静置陈化3d后置烘箱80℃烘干;
(4)碾磨后将所得复合物于氮气氛中600℃下煅烧1h,使聚苯胺碳化,得多孔碳负载二氧化钛复合材料。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多孔碳负载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二氧化钛与聚苯胺形成相互交联贯穿结构,经煅烧后多数二氧化钛沉积于聚苯胺残留的碳骨架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孔碳负载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复合物粒径为纳米级,在10~30nm范围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孔碳负载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废气、废水处理反应器中吸附-光催化降解污染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170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鼠标曲线化的印刷机墨量预置方法
- 下一篇:具有受热层的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