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之间通信系统的车辆控制错误防止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311607.7 | 申请日: | 2013-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8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 发明(设计)人: | 姜泰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8G1/16 | 分类号: | G08G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若华 |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龙***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之间 通信 系统 控制 错误 防止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上实现的系统,尤其涉及车辆之间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之间通信技术(Vehicle to Vehicle ad-hoc network, V2V)已广泛普及。车辆通信系统是车辆和车辆处于可通信区域时在已分配的频带(例如5.9GHz)内实施通信,并采用基于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道路专用无线通信WAVE(Wireless Access in Vehicular Environments)技术。车辆上实现的V2V通信系统是采集车辆的各种状态信息,利用上述通信技术将车辆状态信息传送给其它车辆,并接收其它车辆的状态信息。从其它车辆接收的状态信息用于控制车辆时需考虑的对象信息。车辆可以向其它车辆通知气囊展开、碰撞活动等信息,其它车辆可以随之适当进行控制。例如,前方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可以通知后方车辆,使后方车辆实施紧急制动。
但车辆向在可通信区域的所有车辆传送车辆状态信息如图1,车辆(Host Vehicle, HV)向位于相反车道的通信区域内的其它车辆(Remote Vehicle, RV)也传送车辆状态信息,而且从位于相反车道的其它车辆也可以接收其它车辆状态信息。因此如图2(a),因A方向车道上的车辆碰撞,导致B方向车道的车辆减速而造成如图2(b)的交通混乱现象。也就是说,车辆是对接收的其它车辆状态信息不进行筛选,而是全部作为控制车辆所需考虑对象信息而造成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对于接收的车辆状态信息,不是无条件地应用为控制车辆所需考虑对象信息,而是提供可以筛选后应用的技术方案。
为实现所述技术课题,本发明一方面涉及的车辆通信系统之间车辆控制错误防止装置包括:通信部,与其它车辆实施通信;控制部,根据通过所述通信部接收的所述其它车辆的状态信息,判断所述其它车辆 是否与车辆行驶在同一个车道上,只有判断行驶在所述同一个车道上时,将所述接收的状态信息作为控制所述车辆所需考虑对象信息应用。
所述控制部是利用所述其它车辆的状态信息确认所述其它车辆的行驶方向,所述确认的其它车辆行驶方向与所述车辆的行驶方向一致时,判断所述其它车辆与所述车辆行驶上同一个车道上。
所述控制部将包括所述车辆行驶方向的所述车辆状态信息通过所述通信部传送到所述其它车辆。
为实现所述技术课题,本发明另一方面涉及的车辆控制错误防止方法的实施步骤包括:从其它车辆接收所述其它车辆的状态信息;根据所述接收的状态信息判断所述其它车辆是否与车辆行驶在同一个车道;只有判断行驶在所述同一个车道时,将所述接收的状态信息作为控制所述车辆所需考虑对象信息应用。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在于: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车辆之间通信系统的车辆控制错误防止装置及方法,是对于从相反车道上行驶中的其它车辆接收的其它车辆的状态信息直接消除,而不作为控制车辆所需考虑对象信息应用,从根源上防止如传统的因行驶在相反车道中的其它车辆状态信息而对车辆实施错误控制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辆之间可通信区域的示意图;
图2是因传统的车辆之间通信系统而发生的交通混乱现象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之间通信系统的车辆控制错误防止装置方框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控制错误防止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
100 : 通信部; 200 : 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未经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16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