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阀门调温器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10230.3 | 申请日: | 2013-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3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袁浩;蒋继科;邓伟;顾小波;黄娜;李晓龙;张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7/16 | 分类号: | F01P7/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阀门 调温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的部件,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双阀门调温器总成。
背景技术
调温器总成属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现有的发动机调温器总成的结构如图2所述,包括盖板1、支架6、密封圈2、顶出机构、与顶出机构联动的主阀门4,盖板1与支架6铆接为一体,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感应体7、感应体盖11、胶管9、推杆12和弹簧5,所述感应体盖11扣合在感应体7的上端,与感应体7形成一蜡室,所述胶管9位于该蜡室中,在蜡室中填充有石蜡8,所述推杆12的下端位于胶管9中,推杆12的上端从感应体盖11中穿出与盖板1的内侧相接触;在感应体盖11、胶管9和推杆12的配合处设有密封片10,所述弹簧5套设在感应体7的外围,弹簧5的上端与主阀门4的下表面相抵触,弹簧5的下端与支架6的下端内表面相抵触。在主阀门4与盖板1相接触的部位涂有密封胶涂层3,在弹簧的作用下使主阀门4与骨架1密闭配合。
调温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发动机运行时,随着水温的升高,感应体7受热将热量传递给石蜡8,石蜡8融化后体积变大,迫使胶管9变形对推杆12形成挤压,从而对推杆12的下端产生向上的推力,由于推杆12与骨架1相接触,且骨架1固定不动,因此推杆12对胶管形成向下的反作用力,该力推动感应体克服弹簧的弹力,带动主阀门4一起向下运动,主阀门得以打开。
为保证发动机在高温、高负荷下不会过热,主阀门直径必须达到一定值。而在发动机启动之初或低速低负荷运转时(尤其是冬季寒冷地区),由于调温器总成本身存在温度滞后性,当发动机内冷却液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使主阀门打开,阀门开启后因流通面积过大,大量的冷却液涌入发动机内,将造成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较大的波动,引起转速波动,使发动机振动变大,从而引起燃烧不均匀,不利于整车油耗及排放,降低用户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阀门调温器总成,其能够避免阀门开启后因流通面积过大,使冷却液温度波动过大而引起发动机转速波动,从而能够减少发动机的振动,降低发动机的油耗及排放。
本发明所述双阀门调温器总成,包括盖板、支架、顶出机构、与顶出机构联动的主阀门,所述盖板与支架铆接为一体,顶出机构位于所述支架内;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感应体、感应体盖、胶管、推杆和弹簧,所述感应体盖扣合在感应体的上端,与感应体形成一蜡室,所述胶管位于该蜡室中,在蜡室中填充有石蜡,所述推杆的下端位于胶管中,所述主阀门中心有开孔,副阀门安装在开孔上,副阀门的直径大于开孔直径;主阀门上部有一圈限位台肩,限位台肩内径小于副阀门的直径;开孔和限位台肩之间留有副阀门上下移动的空间;所述支架内设有用于防止顶出机构下滑的限位支架;所述推杆的上端从从感应体盖中穿出与副阀门的下表面相接触或靠近,所述弹簧的上端与盖板的内表面相抵触,弹簧的下端与副阀门的上表面相抵触,使副阀门与主阀门紧密贴合、主阀门与支架上端紧密贴合。
进一步,在副阀门与主阀门的贴合处设置有密封圈或密封涂层。
进一步,所述限位台肩上的限位平面与副阀门上表面的距离为2-4mm。
进一步,所述副阀门的上侧设有定位柱,弹簧套设在定位柱的外围,述副阀门的下侧开设有定位盲孔,所述推杆的上端位于该定位盲孔中。
其工作原理如下:
在冷机状态下,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副阀门与主阀门紧密贴合,主阀门受到副阀门上的作用力,与调温器座紧密贴合。
当发动机低温启动时,发动机冷却系统起负作用,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副阀门与主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位于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在冷却系统中形成小循环,冷却液的温度将快速上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02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60度旋转恒温阀芯
- 下一篇:自检式安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