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粘膏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0043.5 | 申请日: | 2013-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9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龙硕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00 | 分类号: | C09J1/00;C09J1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5212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膏,尤其涉及一种金属粘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胶水就是能够粘接二个物体的物质。胶水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必须涂在二个物体之间才能发挥粘接作用。胶水中的化学成分,在水性环境里。胶水中的高分子体(白胶中的醋酸乙烯是石油衍生物的一种)都是呈圆形粒子,一般粒子的半径是在0.5~5μm之间。物体的粘接,就是靠胶水中的高分子体间的拉力来实现的。在胶水中,水就是中高分子体的载体,水载着高分子体慢慢地浸入到物体的组织内。当胶水中的水分消失后,胶水中的高分子体就依靠相互间的拉力,将两个物体紧紧的结合在一起。在胶水的使用中,涂胶量过多就会使胶水中的高分子体相互拥挤在一起;高分子体间产生不了很好的拉力。高分子体相互拥挤,从而形成不了相互间最强的吸引力。同时,高分子体间的水分也不容易挥发掉。但是金属之间的粘接通过胶水链接,易剥落,稳定性低,尤其是在高温条件下胶水融化失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稳定性好、粘接能力强的金属粘膏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技术问题:
一种金属粘膏,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氧化锌10-20份、环氧乙烷1-10份、二氯甲烷2-6份、磷酸二钠10-20份、聚氧乙烯壬基酚醚20-30份、正丁醇10-15份、二氧化硅10-11份、醋酸异戊酯2-8份。
上述金属粘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氧化锌、环氧乙烷、二氯甲烷、磷酸二钠、聚氧乙烯壬基酚醚、正丁醇、二氧化硅、醋酸异戊酯混匀,加热到90-100℃保持10-15min,冷凝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金属粘膏可以将金属之间牢牢的连接在一起,粘结力达到168N/cm2以上,而普通的胶水粘结金属的粘接力仅为26N/cm2,远远小于本发明的粘结力,因此,具有良好的粘接金属的能力。在高温条件下,加热后本发明制备的粘膏的粘结力为63-70N/cm2,而普通的胶水在加热高温条件下,几乎没有粘结作用,因此,本发明还具有稳定的耐热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介绍。
实施例1
一种金属粘膏,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制成:氧化锌10份、环氧乙烷1份、二氯甲烷2份、磷酸二钠10份、聚氧乙烯壬基酚醚20份、正丁醇10份、二氧化硅10份、醋酸异戊酯2份。
上述金属粘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氧化锌、环氧乙烷、二氯甲烷、磷酸二钠、聚氧乙烯壬基酚醚、正丁醇、二氧化硅、醋酸异戊酯混匀,加热到90℃保持10min,冷凝即可。
实施例2
一种金属粘膏,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制成:氧化锌20份、环氧乙烷10份、二氯甲烷6份、磷酸二钠20份、聚氧乙烯壬基酚醚30份、正丁醇15份、二氧化硅11份、醋酸异戊酯8份。
上述金属粘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氧化锌、环氧乙烷、二氯甲烷、磷酸二钠、聚氧乙烯壬基酚醚、正丁醇、二氧化硅、醋酸异戊酯混匀,加热到100℃保持15min,冷凝即可。
实施例3
一种金属粘膏,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制成:氧化锌15份、环氧乙烷5份、二氯甲烷4份、磷酸二钠15份、聚氧乙烯壬基酚醚25份、正丁醇13份、二氧化硅10.5份、醋酸异戊酯5份。
上述金属粘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氧化锌、环氧乙烷、二氯甲烷、磷酸二钠、聚氧乙烯壬基酚醚、正丁醇、二氧化硅、醋酸异戊酯混匀,加热到95℃保持13min,冷凝即可。
下面通过试验测试本发明的性能:
试验:选择在两块厚度均为2mm的薄铁片,在其中一块铁片上涂覆本发明的粘膏,然后将两块铁片压紧粘合10min,测试粘接力。
对比:选择在两块厚度均为2mm的薄铁片,在其中一块铁片上涂覆普通胶水,然后将两块铁片压紧粘合10min,测试粘接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龙硕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吴江龙硕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00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引导车窗玻璃移动的导轨、角窗、车门及汽车
- 下一篇:合成高温链条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