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均热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9286.7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8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施金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金城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H01L23/427;H01L23/367;B22F7/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孙皓;林虹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湾宏开***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均热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均热板,包括吸热和散热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部分为内面设有凹槽(4)的受热板(2),所述散热部分为与所述受热板(2)内面焊接在一起的平板散热板(3),该散热板(3)与所述凹槽(4)之间形成注有工作介质(7)的真空内腔(11),在所述真空内腔(11)中的受热板(2)部分设有由单质金属粉末烧结而成的毛细结构层(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槽(4)底面均匀设有至少二个垂直于凹槽(4)底面并与所述毛细结构层(22)连为一体的毛细结构的支撑柱(23),所述支撑柱(23)向所述散热板(3)延伸并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粉末是目数为50-150的铜粉末。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热板(2)和散热板(3)均为无氧铜材料所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介质(7)为纯水、丙酮或甲醇,注入量为所述内腔容积的10%—4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内腔(11)中的真空度在10-2帕斯卡—10-5帕斯卡。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结构层(22)的厚度在0.3mm—0.8mm。
8.一种制造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均热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由导热良好的金属材料制作的带有毛细结构层(22)的受热板(2)与散热板(3)焊接在一起制成具有真空内腔(11)的均热板(1),其步骤如下:
1)选取两块厚度为0.2mm—1.6mm的金属薄板,其中,一块经冲压制成内面具有凹槽(4)且预留抽气管(5)位的受热板(2),另一块为平板状的散热板(3);
2)对受热板(2)和散热板(3)清洗除污、烘干;
3)将预先设计的由石墨材料制作的模具放入受热板(2)的凹槽(4)中,在模具与凹槽(4)底面、侧壁之间填充单质金属粉末;或者,将预先设计的由石墨材料制作的模具放入受热板(2)的凹槽(4)中,在该模具中设有至少二个垂直于凹槽(4)底面的中空立柱筒,在模具与凹槽(4)底面、侧壁之间及立柱筒中填充金属粉末;
4)将填充有金属粉末的受热板(2)置于振动器中振动,使所述金属粉末的填充密度值达到2-5克/cm3;
5)将受热板(2)放入充有保护气体并具有与该受热板(2)金属相适应的升温、保温和降温段的热炉中进行烧结;
6)将在凹槽(4)内烧结有毛细结构层(22)的受热板(2),或者将在凹槽(4)内烧结有毛细结构层(22)和毛细结构支撑柱(23)的受热板(2)取出,摘除所述的模具;
7)将散热板(3)以封盖在所述凹槽(4)上的方式与受热板(2)结合在一起,放入充有保护气体并具有与该散热板(3)和受热板(2)焊接相适应的升温、保温和降温段的热炉中进行高温封接;
8)将封接好的散热板(3)和受热板(2)取出,抽出其内腔中的空气至真空度为10-2帕斯卡—10-5帕斯卡;
9)注入工作介质(7),封焊抽气管(5)即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热板(2)与散热板(3)均为无氧铜材料所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烧结时,升温段速度为6℃/min至900℃,保温段于900℃情况下维持50min,降温段以2℃/min的速度降至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金城,未经施金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928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