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平井/大斜度井确定地层真电阻率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308564.7 | 申请日: | 2013-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0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 发明(设计)人: | 胡松;王昌学;周灿灿;李长喜;胡发龙;王环;曹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平 斜度 确定 地层 电阻率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水平井/大斜度井确定地层真电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
步骤1,获取待评价井的随钻电阻率测井资料、辅助测井曲线资料、邻井或导眼井的测井资料以及待评价的井所在区域的地震资料;
步骤2,根据所述随钻电阻率曲线测井资料、辅助测井曲线资料和邻井或导眼井的测井资料确定水平井段/大斜度井段钻探的目的层;
步骤3,根据所述辅助测井曲线资料、邻井或导眼井的测井资料对所述目的层进行分层建立初始地层模型并确定初始地层模型的电阻率初值;
步骤4,根据所述初始地层模型和电阻率初值,应用快速正演法生成对应层的随钻电阻率模拟响应曲线;
步骤5,判断所述对应层的随钻电阻率模拟响应曲线与对应层的随钻电阻率原始响应曲线是否一致:判断一致,执行步骤6;判断不一致,执行步骤7;
步骤6将所述初始地层模型的电阻率初值做为地层真电阻率值输出;
步骤7,根据所述对应层的随钻电阻率原始响应曲线、对应层的地质特征通过交互式反演修改所述电阻率初值,重复步骤4至步骤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地层真电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辅助测井曲线资料包括:自然伽马测井曲线、井径测井曲线、密度测井曲线、自然电位测井曲线、声波测井曲线、中子测井曲线、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资料、方位伽马成像资料或者方位密度成像资料;
所述的邻井或导眼井测井资料还包括:自然伽马测井曲线、电阻率测井曲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地层真电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阻率初值包括:水平电阻率和垂直电阻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确定地层真电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根据所述随钻电阻率曲线测井资料、辅助测井曲线资料和邻井或导眼井的测井资料确定水平井段/大斜度井段钻探的目的层包括:
根据井眼轨迹将随钻电阻率测井曲线和辅助测井曲线投影到垂直深度,确定随钻电阻率测井曲线和辅助测井曲线在直井模式时的响应特征;
根据随钻电阻率测井曲线和辅助测井曲线在直井模式时的响应特征与邻井或导眼井的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对比,确定水平井段/大斜度井段钻探的目的层。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确定地层真电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所述辅助测井曲线资料、邻井或导眼井的测井资料对所述目的层进行分层建立初始地层模型并确定初始地层模型的电阻率初值包括:
根据邻井或导眼井测井曲线特征依据邻井或导眼井测井曲线的斜率变化确定层界面;
根据所述辅助测井曲线资料和确定的层界面,将所述随钻电阻率测井曲线特征不明显的泥岩夹层、致密层、垮塌层分出来;
根据所述邻井或导眼井测井资料和确定的层界面,确定初始地层模型的电阻率初值;
根据所述待测井附近区域地震资料、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资料或邻井测井资料,确定目的层段各对应层的初始地层倾角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地层真电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所述初始地层模型和电阻率初值,应用快速正演法生成对应层的随钻电阻率模拟响应曲线包括:
根据所述的电阻率初值和初始地层模型,结合随钻电阻率测井仪器的仪器模型参数,通过快速正演法生成对应层的随钻电阻率模拟响应曲线;
其中,所述随钻电阻率测井仪器的仪器模型参数包括:仪器长度、仪器半径、各阵列单元线圈距、线圈匝数、工作频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地层真电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判断所述对应层的随钻电阻率模拟响应曲线与对应层的随钻电阻率原始响应曲线是否一致包括:
设定对应层的随钻电阻率模拟响应曲线与对应层的所述随钻电阻率原始响应曲线间的相关系数为S:
式中:
N-目的层段内的测量点数;
X-所述对应层的随钻电阻率原始响应曲线目的层段内的数据集;
Y-所述对应层的随钻电阻率模拟响应曲线目的层段内的数据集;
当所述相关系数S的计算结果大于预设阈值,判断对应层的随钻电阻率模拟响应曲线与对应层的所述随钻电阻率原始响应曲线一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确定地层真电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设阈值为0.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856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让压内注浆锚索
- 下一篇:一种用于页岩气开采的混砂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