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标签的无缝钢管管帽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07881.7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7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高林华;龚立新;田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龙(张家港)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59/06 | 分类号: | B65D5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625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标签 无缝钢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标签的无缝钢管管帽。
背景技术
钢管管帽可以很好的保护无缝钢管的中空截面,避免有杂物落入,由于不同的无缝钢管其材质、生产信息、性能指标、规格这类的信息各不相同,为了便于及时了解无缝钢管的这些信息或者区分不同的无缝钢管,经常要在钢管管帽上贴上写有上述信息的标签。使用时经常会由于标签是固定在钢管管帽表面上的,可能字体是正向的(方向朝下),便于读取信息,也可能字体是反向的(方向朝上),或者方向是朝向左后者右的,不便于读取信息,经常还需要将钢管管帽旋转一下,直到字体方向朝下。如果多种不同信息的无缝钢管成堆堆放在一起,此时旋转钢管管帽非常麻烦,费时又费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标签的无缝钢管管帽,标签的方向始终朝下,方便读取信息,而且标签可以重复利用,减少浪费。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带标签的无缝钢管管帽,包括钢管管帽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管帽本体中心设置有一个突起,突起与一线连接,线的另一端悬挂标签,所述标签的重心在沿线方向且偏标签的下方,标签可通过线和突起做摆动运动。
因为标签的重心在沿线方向且偏标签的下方且标签可通过线和突起做摆动运动,所以标签的方向始终保持朝下,无论怎么改变无缝钢管的位置,方便读取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标签呈菱形形状,标签的一个锐角与线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标签是一透明、可打开的封闭空腔,封闭空腔可容纳书写信息的纸张,封闭空腔上端与线连接,封闭空腔下端与一实心物体相连。保证了标签的重心在沿线方向且偏标签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标签做摆动运动的半径小于钢管管帽本体的半径。各个标签互相独立,互不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封闭空腔材质是软塑料,可通过拉链实现打开和封闭。防止纸张滑落或者受磨损,很好的保护了标签和管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带标签的无缝钢管管帽,标签的方向始终朝下,方便读取信息,而且标签可以重复利用,减少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带标签的无缝钢管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一种透明的底部为实心的标签剖视图;
附图的标记含义如下:
1:无缝钢管;2:中空截面;3:钢管管帽本体;4:突起;5:标签;51:透明标签;52:透明顶部;53:实心底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所示:无缝钢管1两端有中空截面2,无缝钢管管帽可安装在中空截面2上,避免有杂物落入中空截面2,其中无缝钢管管帽包括钢管管帽本体3,钢管管帽本体3中心设置有一个突起4,突起4与一线(图中未示出)连接,线的另一端悬挂标签5,标签5的重心在沿线方向且偏标签5的下方,标签5可通过线和突起4做摆动运动。因为标签5的重心在沿线方向且偏标签5的下方且标签可通过线和突起做摆动运动,所以标签5的方向始终保持朝下,无论怎么改变无缝钢管的位置,都方便读取信息。优选标签5为菱形形状,标签的一个锐角与线相连,也可以如图1所示,标签5为矩形。标签5做摆动运动的半径小于钢管管帽本体3的半径。各个标签5互相独立,互不影响。
图2是一种透明的底部为实心的标签剖视图,标签是一透明、可打开的封闭空腔,封闭空腔可容纳书写信息的纸张,透明标签51包括与线连接的透明顶部52和实心底部53,保证了透明标签51的重心在沿线方向且偏标签的下方。且透明色不影响视力。优选封闭空腔的材质是软塑料,可通过拉链实现打开和封闭。防止纸张滑落或者受磨损,很好的保护了标签5。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者等效流程变换,或者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龙(张家港)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海龙(张家港)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78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板链输送机构
- 下一篇:一种二维展开太阳翼重力卸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