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式高通量不锈钢金属烧结网滤芯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07878.5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9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东伟 |
主分类号: | B01D39/20 | 分类号: | B01D39/20;B22F5/12;B22F3/11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44226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2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式 通量 不锈钢 金属 烧结 网滤芯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炼油过滤设备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发电、冶金和食品等工业领域的复式高通量不锈钢金属烧结网滤芯及其制作方法,该复式高通量金属粉末过滤管尤其适应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S-Zorb装置101、102、103、104、105、110、111、108装置等、原料油过滤器104 装置及加氢处理 F100-B装置,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提高过滤流量从而提高整个生产产量。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过滤设备如果要在过滤器外形(体积)不加大的情况下想增加过滤量及产量那么就会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过滤器外形(体积)不加大的情况下无法增大过滤面积,因此也就无法增加过滤量及产量。如果要加大过滤器的外形(体积)又势必会造成整个生产线的改造及工艺流程的改造,从而增加了大量的改造工程项目资金。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不改变原有设备的体积下能增加滤芯的有效过滤面积,从而提高过滤流量增加产量的复式高通量不锈钢金属烧结网滤芯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式高通量不锈钢金属烧结网滤芯,具有内外两层左右对称的滤层,在内外两层滤层之间设有顶部为出口、用于滤液流出的滤流通道,在内层过滤筒、管的顶部设有用于阻止滤液流出,从而使滤液只能通过内外两层滤层之间的滤流通道流出的阻隔板,在内层滤层底部开设有用于滤液流入的开口。
所述过滤芯、管使用的金属丝网或金属粉末是Fe、Co、 Ni、W、Mo、Cr、Cu、Al、Ti、Zn、Sn、Ta、Nb或Zr的单质金属粉末,或者是这些金属元素中的多种所组成的合金网或粉末。
制备上述复式高通量不锈钢金属烧结网滤芯的方法, 其工艺步骤是:
步骤一:首先把金属丝通过编织得到不同目数的金属丝网,然后将不同目数的金属丝网通过叠层的方式得到叠层结构,叠层的原则为从一侧到另一侧的目数连续的增加,叠层的数目为1~5层;
步骤二:再将叠层结构放入真空炉内,在900°C~1500°C进行烧结,烧结10~30小时,得到过滤片;
步骤三:将烧结形成的过滤片通过成型机卷成管状的过滤芯、管;
步骤四:将成型好的过滤芯、管利用氩弧焊机或等离子焊机将过滤芯、管上的中缝焊接,即可制得用于中石化炼油装置上的过滤芯、管。
在所述滤流通道的底部设有阻隔板。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在过滤器外形(体积)不加大的情况下,使用本发明不会增加项目改造工程,也避免了增加改造项目工程的资金,同时通过两个套接在一起的滤层,在不改变整个装置面积的同时增加了过滤的面积,提高了过滤的流量,从而达到了在大小相同的空间内增加了产量,整个过滤过程,所获得的滤液流量较原来使用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炼油装置内的过滤芯、管提高了20%~50%,具有实用性强、结构精巧、过滤效果好、过滤流量大的特点,符合国家节能环保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 5-滤层,6-阻隔板,7-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一种复式高通量不锈钢金属烧结网滤芯,见图1,具有内外两层左右对称的滤层,在内外两层滤层之间设有顶部为出口、用于滤液流出的滤流通道,在内层过滤筒、管的顶部设有用于阻止滤液流出,从而使滤液只能通过内外两层滤层之间的滤流通道流出的阻隔板,在内层滤层底部开设有用于滤液流入的开口。
制备上述复式高通量不锈钢金属烧结网滤芯的方法, 其工艺步骤是:
步骤一:首先把金属丝通过编织得到不同目数的金属丝网,然后将不同目数的金属丝网通过叠层的方式得到叠层结构,叠层的原则为从一侧到另一侧的目数连续的增加,叠层的数目为1~5层;
步骤二:再将叠层结构放入真空炉内,在900°C~1500°C进行烧结,烧结10~30h,得到过滤片;
步骤三:将烧结形成的过滤片通过成型机卷成管状的过滤芯、管;
步骤四:将成型好的过滤芯、管利用氩弧焊机或等离子焊机将过滤芯、管上的中缝焊接,即可制得用于中石化炼油装置上的过滤芯、管。
在所述滤流通道的底部设有阻隔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东伟,未经王东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78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创性导航手术定位装置
- 下一篇:快速连接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