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强化相的非对称结构粉末烧结金属过滤管、滤芯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07817.9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0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东伟 |
主分类号: | B22F5/12 | 分类号: | B22F5/12;B22F3/11;B22F3/22;B01D39/20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44226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2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化 对称 结构 粉末 烧结 金属 过滤 滤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炼油过滤设备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配套应用在中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S-Zorb装置中的101、102、103、104、105、110、111、108装置、原料油过滤器104装置及加氢处理 F100-B装置的带强化相的非对称结构粉末烧结金属过滤管、滤芯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研究发现,现在安装在S-Zorb装置内的过滤芯孔隙率小,工作压差高,容易堵塞,流通量衰减速度快,造成反吹频繁,寿命短,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效益。
使用现有的过滤器在S-Zorb101装置内运行时,当进油量为135~154t/h,压差在19~24KPa之间时;其中最小进油量为135.12t/h,最低压差为19.55KPa,最大进油量为153.78t/h,最高压差为24.12KPa。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过滤阻力低、过滤通量大和承压能力强特点的带强化相的非对称结构粉末烧结金属过滤管、滤芯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法是:一种带强化相的非对称结构粉末烧结金属过滤管、滤芯的生产方法,其工艺步骤是:
首先在金属粉末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1%~30%的成型剂,然后在混料设备中混合1~5小时取出;再通过流延机得到粉末管、片生胚,在温度为300~600℃的真空炉中进行脱脂处理,然后在此粉末管、片生胚上敷上金属网和/或丝,放入真空炉中,在1000~1600℃烧结10~30小时,得到含有强化相及大的孔隙率的粉末管、片支撑层及复合支撑层;再将该支撑层冷却取出后,使用静电喷涂的方法或者常规喷涂方式喷涂200~600目的涂层,控制涂层的厚度为0.1~0.5mm,然后在900~1500℃进行烧结,冷却取出后,得到带强化相的非对称结构粉末烧结过滤材料,再将制备出来的过滤材料使用成型机对其进行成型,将其卷成管状,最后再用氩弧焊机或等离子焊机将管状过滤材料的中缝进行焊接,制得带强化相的非对称结构粉末烧结金属过滤管、滤芯产品。
所述混料设备为V型混料器材、双锥混料器或球磨机。
所述带强化相的非对称结构粉末烧结过滤材料具有金属粉末烧结的过滤材料的结构支撑层、金属网、丝的强化相以及细孔径的粉末涂层的过滤层。
所述结构支撑层的厚度为1~10mm,结构支撑层是由粒度为20~400目的金属粉末烧结而成。
采用金属丝编制成网的强化相和支撑层形成双层结构进行共烧处理,或者由金属丝弥散形式分布在支撑层中进行共同烧结成均匀结构。
所述过滤层使用100~1000目的金属粉末通过低温喷涂、然后烧结的方式附着在强化相上,或者使用火焰、等离子喷涂的方式直接喷涂后,再经热处理形成。
所述金属粉末是Fe、Co、 Ni、W、Mo、Cr、Cu、Al、Ti、Zn、Sn、Ta、Nb、Zr的单质金属粉末,或者是这些金属元素中的多种所组成的合金粉末。
所述强化相是采用金属网、丝制作而成的,其中的金属网、丝是Fe、Co、Ni、W、Mo、Cr、Cu、Al、Ti、Zn、Sn、Ta、Nb、Zr的单质金属网、丝,或者是这些金属元素中的多种所组成的合金网、丝。
所述带强化相的非对称结构粉末烧结过滤材料通过卷管和焊接工艺加工成具有带强化相的非对称结构粉末烧结过滤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金属粉末烧结的过滤材料为基体、金属网、丝为强化相、细孔径的粉末涂层为过滤层的带强化相的非对称结构粉末烧结过滤管、片,具有过滤阻力低、过滤通量大、孔隙率大和承压能力强的特点,主要应用在中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S-Zorb装置101、102、103、104、105、110、111、108装置、原料油过滤器104装置及加氢处理F100-B装置,能够在装置内其它部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过滤流量30%~50%,从而使得整个产量大幅度提高一倍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一种带强化相的带强化相的非对称结构粉末烧结金属过滤管、滤芯的生产方法,其工艺步骤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东伟,未经王东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78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雾热解法银粉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铸造砂箱锁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