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脑中风后重度失眠的中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7724.6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4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善海;孙莉莉;王伯晶;于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善海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9/10;A61P25/20;A61K3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100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脑中风 重度 失眠 中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脑中风后重度失眠的中药。
脑中风后失眠是临床常见的一个并发症,这种失眠往往比其他失眠的程度重,有的甚至彻夜不眠,哀号不止,病人非常痛苦。由于重度失眠,对脑中风的康复亦十分不利 ,有的甚至能加重病情。随着脑中风发病率的升高,这种失眠的发生率亦随之增多。目前,对这种失眠的治疗尚缺乏有效的方法和药物。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脑中风后重度失眠的中药散剂,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药物组成原料及重量份数:茯苓3—6份,清半夏3—6份,郁金3—6份,菖蒲2—4份,胆南星2—4份,天竺黄3—6份,赤芍3—6份,川芎2—4份,琥珀2—4份,丹皮3—6份。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痰瘀互结阻络,瘀热、痰火上扰所致。正如《古今医统大全·不寐侯》中云:“痰火扰心,心神不宁,思虑过伤,火炽痰郁,而致不寐者多矣”。脑中风的发生主要与风、火、痰、瘀等病理因素相关。瘀血阻络,痰瘀互结,挟风挟火上窜是其最基本的病因病机。瘀热、痰火上扰心神脑窍,则最容易导致严重的不寐。本发明用茯苓、姜半夏、菖蒲、胆南星、天竺黄清热安神、涤痰通络为主;赤芍、川芎、郁金、丹皮、琥珀活血化瘀,宁心安神为辅。根据“痰瘀相关”、“痰瘀同源”的理论,涤痰、化瘀法同用,可明显提高疗效。
用本发明治疗脑中风后重度失眠76 例,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将脑中风后出现的重度失眠、辨证为“痰瘀互结阻络,瘀热痰火上扰”型的患者纳入治疗观察病例。用本发明药物治疗二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其分级标准、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执行):其中,临床治愈30例(39.47%),显效23例(30.26%),有效15例(19.74%),无效8 例(10.53%),总有效率89.47 % ;设对照组54例(现有技术对症处理):其中,临床治愈5例(9.26%),显效11例(20.37%),有效16例(29.63%),无效22例(40.74%),总有效率59.26 % 。
实例1
(1)将组成各药除去杂质,称重。
(2)取茯苓60克,姜半夏60克,郁金60克,菖蒲40克,胆南星40克,天竺黄60克,赤芍60克,川芎40克,琥珀40克,丹皮60克。
(3)将上述各药物混合粉碎成细末(过100目筛)放入智能鼓风干燥箱中烘干灭菌(采用间歇灭菌法,温度控制在摄氏80度,8小时后,断电维持至12小时)。再将药面粉碎过筛一次,使之充分拌均,后再进行一次烘干灭菌,即得本发明药面约480克。
(4)成人每次10克,每日二次,口服(早、晚分服),二周为一个疗程。
(5)忌食辛辣油腻之物。
实例2
取茯苓30克,姜半夏30克,郁金30克,菖蒲20克,胆南星20克,天竺黄30克,赤芍30克,川芎20克,琥珀20克,丹皮30克。制备方法、用法、禁忌参照实例1。
实例3
取茯苓45克,姜半夏45克,郁金45克,菖蒲30克,胆南星30克,天竺黄45克,赤芍45克,川芎30克,琥珀30克,丹皮45克。制备方法、用法、禁忌参照实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善海,未经王善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77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