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晶棒切割的改进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07622.4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7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桥玉;王禄堡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环太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5/04 | 分类号: | B28D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季萍 |
地址: | 2122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割 改进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伏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晶棒切割的改进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行业的迅猛发展,国际行情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多的硅片切割企业要想生存唯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硅片切割的优质率来提高竞争力,目前各家公司硅片切割的工艺和操作流程大致相同,怎样才能在相同的工艺和流程下取得更好效益,就需要关注细节,在细小的操作方面做改善,将生产过程中的损失降到最低。
晶棒被固定于切割台上,通常一次 4 块,切割台垂直通过运动的切割线切割网,使晶棒被切割成硅片。切割原理看似非常简单,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很多挑战,线锯必须精确平衡和控制切割线直径、切割速度和总的切割面积,从而在硅片不破碎的情况下,取得一致的硅片厚度,并缩短切割时间。目前硅片切割过程,晶棒两端都会产生大量头尾片,使晶棒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晶棒切割的改进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晶棒切割的改进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1)将晶棒与晶棒之间接缝空留1mm-2mm的距离粘棒,树脂条分开贴粘晶棒;
(2)安装分线网装置,悬挂在机器外壁,调整分线网装置使线网宽度控制在5mm-6mm之间;
(3)分开后的线网夹缝中间有一根倾斜的钢线,用美纹胶修至导轮下方。
本发明晶棒切割的改进方法,在晶棒切割时,采用分线网装置将线网宽度控制在5mm-6mm之间,保证空留的线网要比晶棒接缝大,分线网切割技术比原操作技术增加了工序,操作工序会增加额外耗时,但所产生的效益优于原工艺:分线网降低原先切割所产生的头尾片;直接产生合格品;分线网有效减少因头尾片导致的线网断线,大大降低断线率;提高单刀设备的利用率,由原切割长度780mm/刀,提高到805mm/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晶棒切割的改进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适用于各种新型的切片机分割线网如:DS264、DS271、PV800等。
采用无线遥控手柄,在比较熟练情况下操作分线网切割,防止晶棒夹紧时会产生玻璃断裂从而引起晶棒大小不等的崩边情况,晶棒与晶棒之间接缝空留1mm-2mm的距离粘棒,并且树脂条分开贴粘晶棒,线网宽度控制在5mm-6mm之间,保证空留的线网要比晶棒接缝大;为了防止刀刀下机,空留的线网必须比晶棒积缝大,若晶棒积缝有大有小时,宁可多锯点,不可少锯,(晶棒不等边的情况下),否则会增大钢丝磨损,导致此刀产品的质量;分开后的线网夹缝中间会有一根倾斜的钢线,用美纹胶修至导轮下方。
针对每位操作人员压棒技术的不同,可能在压棒时看不到后面的线缝从而压棒不到位,现可用触摸线网的方法进行压棒,以晶棒先接触线网面为基准。
所取得的成效:
分线网切割技术比原操作技术麻烦得多,操作人员可能会觉得麻烦而不注意,其实实践证明分线网得好处也很多:
分线网大大减少原来切割所产生的头尾片;
分线网可以减少钢线在原晶锭边面摩擦;
分线网可以有效减少因头尾片导致的线网断线,原切割过程中厚薄头尾会经常产生的大荡线,可大大降低断线率;
从而提高优质率,以及成品率;
晶棒总长度增加,可增加产品出片率。
以上实施例的描述较为具体、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环太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环太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76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