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反射材料及其制得的膜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307406.X | 申请日: | 2013-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8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 发明(设计)人: | 吴启超;丰俊湘;宋岱瀛;周春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K13/02;C08K5/12;C08K5/1515;C08K3/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侯桂丽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反射 材料 及其 | ||
1.一种红外反射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含有以下组份:聚氯乙烯100份,偏苯三酸三辛酯30-60份,环氧大豆油1-10份,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0.1-5份,热稳定剂1-10份,抗静电剂0.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反射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含有以下组份:聚氯乙烯100份,偏苯三酸三辛酯40-60份,环氧大豆油2-5份,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0.5-2份,热稳定剂1-5份,抗静电剂0.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反射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含有以下组份:聚氯乙烯100份,偏苯三酸三辛酯50份,环氧大豆油4份,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1份,热稳定剂3份,抗静电剂1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红外反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稳定剂为钡、锌、钙、镉、铅的有机化合物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的抗静电剂为非离子型抗静电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反射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含有以下组份:聚氯乙烯100份,偏苯三酸三辛酯30-60份,环氧大豆油1-10份,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0.1-5份,钡、锌、钙、镉、铅的有机化合物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1-10份,非离子型抗静电剂0.1-5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反射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含有以下组份:聚氯乙烯100份,偏苯三酸三辛酯40-60份,环氧大豆油2-5份,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0.5-2份,钡、锌、钙、镉、铅的有机化合物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1-5份,非离子型抗静电剂0.1-2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反射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含有以下组份:聚氯乙烯100份,偏苯三酸三辛酯50份,环氧大豆油4份,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1份,钡、锌、钙、镉、铅的有机化合物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3份,非离子型抗静电剂1份。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红外反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按照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比例配料,混合;
(b)将步骤(a)所得混合料投入搅拌机搅拌;
(c)搅拌后的料经混炼,开炼后过滤即得;
优选地,所述步骤(c)过程如下:搅拌后的料进入密炼机混炼,然后进入开炼机开炼,最后经过滤机过滤即得;或为:搅拌后的料进入多螺杆挤出机混炼,开炼后过滤即得。
9.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红外反射材料制得的膜。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压延机进行成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740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