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频振子及基站天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307073.0 | 申请日: | 2013-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26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 发明(设计)人: | 蒋兴勇;冉启佐;周怀生;刘湘萍;唐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52;H01Q19/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蚝乡路沙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低频 基站 天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体积较小且辐射效率高的低频振子及采用该低频振子的基站天线。本发明提供的低频振子包括底座、从底座向上伸出的四个支撑臂,从每个支撑臂背离底座端的两侧垂直伸出的两个平衡臂,所述平衡臂呈“S”状,包括呈弧形的第一单元段和第二单元段,所述第一单元段一端与支撑臂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单元段平滑连接;所述平衡臂的第一单元段曲率中心和底座中心在该平衡臂的同侧,所述平衡臂的第一单元段曲率中心和第二单元段曲率中心在该平衡臂的异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中的基站天线,及用于基站天线的低频振子。
背景技术
基站天线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一种能量转换装置,移动台发射的电磁波信号通过基站天线转换成电信号,供基站处理;反向地,基站将电信号通过基站天线转换成电磁波信号在自由空间中进行传播,移动台可以随机接收电磁波信号,从而实现移动通信系统的双向通信。
现有基站天线常用的低频振子大多为直臂式的,现有的直臂式低频振子有两种。如图1所示,第一种低频振子包括底座110,从底座110倾斜向上伸出的四个支撑臂120,所述支撑臂120相对于底座110的中心线轴对称,每个支撑臂120背离底座110端的两侧伸出两个平衡臂130,这两个平衡臂130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和与其连接的支撑臂120在底座110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对称,且使得8个平衡臂130首尾相对,形成一个缺角的正方形。这种直臂式结构的低频振子,电流在平衡臂130中沿直线流动,因此流动得非常流畅,不会发生突变,但这种结构的低频振子体积过大。如图2所示,第二种直臂式的低频振子与第一种直臂式的低频振子不同的是,每个平衡臂230包括一个与支撑臂220在底座210上投影垂直的第一单元段231和与相邻支撑臂220之间的角平分线在底座210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垂直的第二单元段232。由于第二单元段232相对于第一单元段231向底座210的中心弯折,因此第二种直臂式低频振子的体积相对较小,但同时由于第二单元段232与第一单元段231之间有一个夹角,使得电流在平衡臂沿折线流动,流动得不顺畅,严重时电流会发生突变,影响辐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较小且辐射效率高的低频振子及采用该低频振子的基站天线。
本发明提供的低频振子包括底座、从底座向上伸出的四个支撑臂,从每个 支撑臂背离底座端的两侧垂直伸出两个平衡臂,所述平衡臂呈“S”状,包括呈弧形的第一单元段和第二单元段,所述第一单元段一端与支撑臂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单元段平滑连接;所述平衡臂的第一单元段曲率中心和底座中心在该平衡臂的同侧,所述平衡臂的第一单元段曲率中心和第二单元段曲率中心在该平衡臂的异侧。
所述平衡臂设有第三单元段,所述第一单元段和第二单元段通过第三单元段平滑连接。
所述平衡臂设有直线状的第四单元段,所述第一单元段通过第四单元段与所述支撑臂连接。
所述平衡臂设有第五单元段,所述第五单元段一端与所述第二单元段平滑连接,另一端与相邻支撑臂间另一个平衡臂的第五单元段末端相对。
所述第五单元段呈直线状,相邻支撑臂之间两个平衡臂的第五单元段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与所述相邻支撑臂之间夹角的角平分线在底座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垂直。
所述平衡臂的末端设有向底座所在平面垂直弯折延伸的加载段。
所述平衡臂最宽处的宽度为10mm~1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70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气缸体冷却水套结构
- 下一篇:一种等离子体相变控制进气道及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