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态节点接入受保护目标子网的方法、系统和物联网网关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6858.6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38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诸瑾文;来勐;马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06 | 分类号: | H04W12/06;H04W48/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许蓓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节点 接入 保护 目标 子网 方法 系统 联网 网关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动态节点接入受保护目标子网的方法、系统和物联网网关,涉及物联网领域。本发明通过在物联网网关上增加一个公共子网作为过渡子网,动态节点先加入过渡子网,然后物联网网关接收应用管理平台下发的动态节点的接入权限,并根据动态节点的接入权限确定出允许其加入的目标子网,物联网网关通过公共子网下发受保护目标子网的接入参数给动态节点,最后动态节点根据接入参数自动配置并接入受保护目标子网,在此过程中受保护子网的接入频段和密码等接入参数只由该子网自己和物联网网关维护,应用管理平台以及其他第三方人员均无法获取,因此,本发明在保证受保护子网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了动态节点通过自动认证方式加入某一受保护子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态节点接入受保护目标子网的方法、系统和物联网网关。
背景技术
在物联网应用中,往往要通过各类集成化的传感器协作实时监测和采集各种被测对象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传感器节点采用短距离无线传输方式被发送到物联网网关,物联网网关具备连接通信网络的能力,将这些数据发送到远程应用系统,从而实现一个完整的应用流程。
在典型的应用场景下,一个物联网网关接入一个无线传感网子网,并且对应一个远程应用平台。物联网网关汇聚该子网里多个传感节点的数据后,进行协议转换,将数据通过广域网络发送到远程的应用平台;物联网网关接收到远程应用平台的数据后,发送给下挂的无线传感节点。
随着物联网的普及,一个应用独占一个传感器子网、一台网关设备和一套应用平台的烟筒式结构已经不能适应未来物联网应用的发展需求。因此物联网网关需要能够收敛和汇聚来自不同应用的不同传感子网的数据。
物联网应用中的传感子网节点在应用部署完成之后,往往还会有增加或者替换的需求。然而在一个网关下挂接多个应用子网的场景中,每个子网都已配置了相应的安全保护机制,受保护子网通常通过设置特殊的接入频段和密码来阻止不属于该应用的节点自动加入,如果一个节点需要加入该受保护子网,只能告知操作人员受保护子网的频段和密码信息,由操作人员以人工方式将该节点的频段和密码设置到节点上,节点才能加入。在这个过程中,受保护子网的频段和密码不可避免地要被操作人员获知,大大增加了受保护子网频段和密码泄漏的风险。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方案,在一台物联网网关下挂多个受保护传感子网的情况下,能够在不透露各受保护子网接入频段和密码的情况下,让动态节点通过自动认证的方式加入某一受保护子网。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在一台物联网网关下挂多个受保护传感子网的情况下,能够在不透露各受保护子网接入频段和密码的情况下,让动态节点通过自动认证的方式加入某一受保护子网。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动态节点接入受保护目标子网的方法,包括:物联网网关接收应用管理平台下发的动态节点的节点标识和子网接入权限信息;物联网网关通过其下挂的公共子网的汇聚节点接收动态节点发出的加入请求;物联网网关根据请求加入的动态节点的节点标识查找其子网接入权限信息,并且根据请求加入的动态节点的子网接入权限信息确定其待加入的受保护目标子网;物联网网关通过其下挂的公共子网的汇聚节点将受保护目标子网的接入参数信息发送给请求加入的动态节点,以便该动态节点根据受保护目标子网的接入参数信息接入受保护目标子网。
在物联网网关接收应用管理平台下发的动态节点的节点标识和子网接入权限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应用管理平台接收动态节点发起的注册请求,该注册请求携带动态节点的节点标识、用户身份和请求加入的子网;应用管理平台通过动态节点的身份认证后,根据动态节点请求加入的子网为该动态节点分配相应的子网接入权限信息。
物联网网关下挂的公共子网的接入参数信息全部公开,并且允许任意节点自由加入公共子网;在物联网网关通过其下挂的公共子网的汇聚节点接收动态节点发出的加入请求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动态节点根据公共子网的接入参数信息加入物联网网关下挂的公共子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68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