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6690.9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6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怡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3 | 代理人: | 迟军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处理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辨识触摸操作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经开发了如下的技术,即检测已被触摸的屏面(screen)上的多个点,并执行与这些触摸点的移动相对应的操作。这种基于多个点的触摸而进行的操作被称为多触(multi-touch)操作。
在日本特开2011-227854号公报中,通过如下的拖动操作来进行屏面的滚动操作,在所述拖动操作中,在一个方向上移动与屏面接触的两个手指,而不改变两手指之间的距离。基于该操作的屏面的滚动量被设置为是用一个手指进行拖动操作时的两倍。具体而言,用户能够通过改变触摸点的数量来改变滚动量。
如在日本特开2011-227854号公报中一样,在能够进行多触操作的装置中,操作内容例如可以根据触摸了一个点还是触摸了两个点而改变。
然而,用户可能并不总是同时使多个手指与屏面接触,或者可能并不总是同时释放与屏面接触的手指。例如,即使用户可能打算进行两点触摸,用户实际上也可能先触摸一个点,然后触摸下一点。
此外,近来使用了如下的触摸屏,这些触摸屏即使在手指实际上未接触到屏面的情况下,也将手指的接近检测并辨识为触摸,即使用户本打算从屏面上释放手指,仍可能检测到装置上的触摸点。因此,紧接在检测到的触摸点的数量发生改变之后,存在如下的两种可能性,其中一种可能性是尽管事实上用户已经完成操作,但仍检测到触摸点,另一种可能性是用户有意改变了触摸手指的数量以连续执行多个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能够进行多触操作的装置中,减少在检测到的触摸点的数量改变时发生的误动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包括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例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及方面,并与文字描述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A和图1B例示了信息处理装置的硬件以及功能结构。
图2是例示信息处理装置中的主要处理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3是例示由信息处理装置执行的触摸点检测处理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4是例示由信息处理装置执行的用于识别触摸状态的处理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5例示了由信息处理装置执行的操作辨识处理流程的示例。
图6是当信息处理装置基于两个或更少的触摸点操作时的触摸状态转变图。
图7是当信息处理装置基于三个或更少的触摸点操作时的触摸状态转变图。
图8是当信息处理装置基于两个或更少的触摸点操作时的简略触摸状态转变图。
图9例示了由用户进行的触摸操作的示例。
图10A和图10B例示了在触摸操作期间触摸点的位置变化的示例。
图11A和图11B例示了在触摸操作期间触摸点的位置变化的示例。
图12例示了在触摸操作期间触摸点的位置变化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方面。
下面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例示了具体实施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现在,将描述当在典型的信息处理装置中进行多触操作时检测到的触摸点的数量的变化。当信息处理装置辨识通过由用户触摸触摸屏显示器108上的操作面而进行的触摸操作时,信息处理装置依次获取从触摸屏通知的关于各触摸点的信息,并辨识触摸点的数量、位置以及移动轨迹作为触摸操作指令。当两个触摸点的多触操作开始时,首先,在操作面检测到的触摸点的数量从零个点改变为一个点,然后从一个点改变为两个点,并且在检测到两个点的状态下进行操作。相反,在操作后,在操作面检测到的触摸点的数量从两个点改变为一个点,然后从一个点改变为零个点。对于正试图进行多触操作的用户,如果装置把在从零个点到两个点的变化期间的、在触摸一个点的状态下进行的操作辨识为单触(single touch)操作,则会执行用户不期望的操作。多触操作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在维持两个触摸点之间的间隔固定的同时平行移动这两个触摸点的多拖动(multi-drag)操作、改变多个触摸点之间的距离的双指分合(pinch)操作,以及旋转多个触摸点的旋转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66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蜂蜜松仁
- 下一篇:一种栗子面包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