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催化剂的4(3H)-喹唑啉酮的合成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306663.1 申请日: 2013-07-22
公开(公告)号: CN103570632A 公开(公告)日: 2014-02-12
发明(设计)人: 曾庆乐;裘德智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07D239/91 分类号: C07D239/91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0059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催化剂 喹唑啉酮 合成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专利涉及有机化学、有机化工、药物合成的研究领域,具体的讲,就是2-芳基4(3H)-喹唑啉酮的合成。 

 

背景技术

2-芳基-4(3H)-喹唑啉酮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性,在抗肿瘤、抗高血压、消炎、止痛、杀菌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药理活性。

药物重要性的2-芳基-4(3H)-喹唑啉酮具有许多合成方法。

例如,Croce等用l一芳基一4一二甲胺基一2一苯基一1,3一二氮一1,3一丁二烯与苯异氰酸酯在氮气保护下在甲苯中回流得到2一苯基-4(3H)-喹唑啉酮,产率70%-88%(Heterocycles,1997,45,1309)。Croce的方法原料之一需要经过多步合成。

Connolly等往芳香腈的甲醇溶液中通HCl气体进行反应,得到亚胺甲酯盐酸盐,后者再与邻氨基苯甲酸反应得到2-芳基-4(3H)-喹唑啉酮,收率42%-70%(Synlett,2001,(11),1707)。

Couture及其合作者在强碱LDA在-30℃夺去邻氨基苯甲酰二乙基胺的氨基上的质子,然后与芳腈或脂肪腈反应得到2-芳基-4(3H)-喹唑啉酮,产率15%~75%(Synthesis,1991,(11),1609)。

Su等人用Ga(OTf)3催化靛红酸酐、乙酸铵或胺和醛三组分在乙醇中合成二氢喹唑啉酮,然后用DMSO氧化二氢喹唑啉酮得到2-芳基-4(3H)-喹唑啉酮(Tetrahedron Lett.,2008,49,3814)。

2010年,Wang等用碘催化邻氨基苯甲酰胺和苯甲醛在离子液体[bmim+][BF4-]中一锅反应合成2-芳基-4(3H)-喹唑啉酮(Synth. Commun., 2010,40,2633)。但是,该论文自始至终没有提到碘的用量具体是多少。参考其它一些碘催化类似有机反应的文献报道,碘用量一般10(mol)%或以上。此外,离子液体虽然可以通过回收,但是回收过程比较麻烦,而且离子液体成本高、价格昂贵。

2011年,Fu及其合作者用10%溴化铜催化邻碘芳基甲酰胺与苄胺在空气下、在二甲亚砜溶剂里一锅反应合成2-芳基-4(3H)-喹唑啉酮。该方法使用的邻碘芳甲酰胺之类的碘代试剂,价格昂贵,另外反应中生成碘化氢,还需要添加缚酸剂碳酸钾。

2004年Abdel-Jalil报道了两步的方法来合成2-芳基-4(3H)-喹唑啉酮,第一步邻氨基苯甲酰胺与苯甲醛反应生成亚胺中间体,第二步需要使用亚胺中间体3倍摩尔量的CuCl2来氧化亚胺中间体得到目标产物(Tetrahedron Lett. 2004,45,3475)。

2011-2013年,曾庆乐等用钒盐和氧化铜作催化剂,空气做氧化剂,由邻氨基苯甲酰胺和苯甲醛一锅法合成2-芳基-4(3H)-喹唑啉酮(RSC Adv. 2013, 3, 9325;Synth. Commun. 2013, 43, 2493)。该反应用到金属催化剂,且苯甲醛在工业上通常由苯甲醇氧化而得,相比较贵。

跟本文比较相关的文献是三篇以芳基甲醇为原料合成4(3H)-喹唑啉酮的文献。2011年Zhou报道了以苯乙烯为氢受体,铱催化氢转移合成4(3H)-喹唑啉酮(J. Org. Chem. 2011, 76, 7730)。2012年Watson研究组报道了以2.5当量的丁烯腈作为氢受体,5 mol%的Ru(PPh3)3(CO)(H)2 和5 mol%的Xantphos作为催化体系,从苄醇和邻氨基苯甲酰胺合成4(3H)-喹唑啉酮(Org. Biomol. Chem., 2012, 10, 240)。2012年Hikawa报道了5 mol % Pd(OAc)2和10 mol% 二苯基膦-3-苯磺酸钠在空气下水里实现苄醇和邻氨基苯甲酰胺合成4(3H)-喹唑啉酮,他认为水起着关键作用(J. Org. Chem. 2012, 77, 7046)。

在深入对4(3H)-喹唑啉酮研究中,我们发现无需过渡金属催化剂,强碱氢氧化钾可以促进苄醇和邻氨基苯甲酰胺合成4(3H)-喹唑啉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2-芳基-4(3H)-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新方法。

本发明以空气为氧化剂,加入适量苛性碱作为促进剂,一锅从完成2-芳基-4(3H)-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66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