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硫烟气换热器RB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306463.6 | 申请日: | 2013-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6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 发明(设计)人: | 康静秋;李卫华;解明;张秋生;杨振勇;王燕晋;陈振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国华(北京)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J15/04 | 分类号: | F23J15/04;F23J1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烟气 换热器 rb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脱硫烟气换热器RB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设定脱硫烟气换热器RB的触发条件;
当满足所述脱硫烟气换热器RB的触发条件时,将机组协调系统由炉跟机状态切换到机跟随状态,开启脱硫事故喷淋装置,将设定的脱硫烟气换热器RB目标负荷和负荷降速率置入到所述机组协调系统的负荷回路,并根据运行的磨煤机的台数,进行跳闸磨煤机,同时将所述脱硫烟气换热器RB目标负荷对应的燃料值作为燃料指令送至锅炉主控,以避免机组的非计划停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烟气换热器RB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烟气换热器RB的触发条件包括:
所述脱硫烟气换热器的实际负荷不小于所述脱硫烟气换热器RB目标负荷;
所述脱硫烟气换热器已停止;以及
所述机组协调系统已投入炉跟机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烟气换热器RB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运行的磨煤机的台数,进行跳闸磨煤机的跳磨原则为:
无延时跳运行磨煤机最上层磨,以间隔5S的实际由上至下顺序跳闸其他磨煤机并最终保留最底层三台磨煤机运行,并将跳磨指令送至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烟气换热器RB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脱硫烟气换热器RB触发后,若机组实际负荷与所述脱硫烟气换热器RB目标负荷差值满足小于预置差值或者运行人员手动复归,则触发脱硫烟气换热器RB复归,以投入备用的脱硫烟气换热器工作。
5.一种脱硫烟气换热器RB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PLC控制器、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脱硫DCS系统以及机组协调系统;
其中,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脱硫DCS系统以及机组协调系统相连接;
所述PLC控制器设定所述脱硫烟气换热器RB的触发条件,当满足所述脱硫烟气换热器RB的触发条件时,控制所述机组协调系统由炉跟机状态切换到机跟随状态,并控制开启所述脱硫DCS系统中的脱硫事故喷淋系统;
所述PLC控制器设定脱硫烟气换热器RB目标负荷和负荷降速率,当满足所述脱硫烟气换热器RB的触发条件时,将所述脱硫烟气换热器RB目标负荷和负荷降速率置入到所述机组协调系统的负荷回路,并控制所述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根据运行的磨煤机的台数,进行跳闸磨煤机,将所述脱硫烟气换热器RB目标负荷对应的燃料值作为燃料指令送至锅炉主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硫烟气换热器RB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器设定的脱硫烟气换热器RB的触发条件包括:
所述脱硫烟气换热器的实际负荷不小于所述脱硫烟气换热器RB目标负荷;
所述脱硫烟气换热器已停止;以及
所述机组协调系统已投入炉跟机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硫烟气换热器RB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CL控制器控制所述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根据运行的磨煤机的台数,进行跳闸磨煤机的跳磨原则为:
无延时跳运行磨煤机最上层磨,以间隔5S的实际由上至下顺序跳闸其他磨煤机并最终保留最底层三台磨煤机运行,并将跳磨指令送至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硫烟气换热器RB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器还用于当脱硫烟气换热器RB触发后,若机组实际负荷与所述脱硫烟气换热器RB目标负荷差值满足小于预置差值时,触发脱硫烟气换热器RB复归,以投入备用的脱硫烟气换热器工作。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硫烟气换热器RB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器上还包括复归按钮,用于人工手动复归,以触发脱硫烟气换热器RB人工复归,以投入备用的脱硫烟气换热器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国华(北京)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国华(北京)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646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室内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 下一篇:锅炉排污的吸取式污水分散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