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备除湿的方法、凝露检测装置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6327.7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8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5/00 | 分类号: | F26B25/00;F26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除湿 方法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设备除湿的方法、凝露检测装置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空运的越来越普遍,设备集成度越来越大,一些高端设备可能会在短短几小时内从一些高温高湿的环境直接运输到低温环境,再搬到空调机房,也有可能从低温环境直接运输到高温高湿环境中安装,设备的安装环境都有严格的温湿度要求,设备从高温高湿环境进入到低温环境下,设备表面及设备内部结构及单板表面都会出现大量凝露,当设备内部有凝露或凝露较严重时,设备内部可能会出现积水现象,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除湿手段,设备直接上电可能会短路烧毁设备的集成电路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和后果。
现有技术中,通过将设备通过真空包装袋密封包装,同时在真空包装袋内放置干燥剂,设备从低温环境搬到机房时,静置到设备表面温度与室内温度一致时再上电。
现有技术也存在以下缺陷:增加了真空包装和密封成本,同时也需要静置处理,由于存在包装袋易破裂的风险,静置时间也是不确定的,如果静置时间过长,会影响设备的安装,如果静置时间不够就拆开包装,设备还是存在凝露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设备除湿的方法、凝露检测装置和设备,可有效避免凝露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设备除湿的方法,包括:
凝露检测装置获取所述设备所处的环境温度、所述设备的内部温度、以及所述设备内部的相对湿度;
所述凝露检测装置根据所述设备的环境温度、内部温度、相对湿度确定所述设备的凝露情况;
所述凝露检测装置根据所述设备的凝露情况需要对所述设备进行除湿时,控制所述设备内部的除湿装置对所述设备除湿。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凝露检测装置获取所述设备所处的环境温度、所述设备的内部温度、以及所述设备内部的相对湿度,包括:
通过所述设备入风口处的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所述环境温度,通过所述设备内部的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所述内部温度,通过所述设备内部的第一湿度传感器采集所述相对湿度。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凝露检测装置根据所述设备的环境温度、内部温度、相对湿度确定所述设备的凝露情况,包括:
根据所述内部温度和所述相对湿度确定所述设备的露点温度;
确定所述露点温度是否大于所述内部温度;
所述凝露检测装置根据所述设备的凝露情况需要对所述设备进行除湿时,控制所述除湿装置对所述设备除湿,包括:
若所述露点温度大于所述内部温度,控制所述除湿装置对所述设备除湿。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内部温度和所述相对湿度确定所述设备的露点温度,包括:
若40%<RH<65%,则Td=Ta-22.5+25*RH;
若65%<RH<100%,则Td=Ta-17.9+18*RH;
其中,RH表示所述相对湿度,Ta表示所述内部温度,Td表示所述露点温度。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凝露检测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设备所处的环境温度、所述设备的内部温度、以及所述设备内部的相对湿度;
凝露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备的环境温度、内部温度、相对湿度确定所述设备的凝露情况;
除湿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备的凝露情况需要对所述设备进行除湿时,控制所述设备内部的除湿装置对所述设备除湿。
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设备入风口处的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所述环境温度,通过所述设备内部的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所述内部温度,通过所述设备内部的第一湿度传感器采集所述相对湿度。
结合本发明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凝露检测模块包括:
露点温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内部温度和所述相对湿度确定所述设备的露点温度;
比较模块,用于确定所述露点温度是否大于所述内部温度;
所述除湿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露点温度大于所述内部温度,控制所述除湿装置对所述设备除湿。
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露点温度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40%<RH<65%,则Td=Ta-22.5+25*R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63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