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病人上下床的电动轮椅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5967.6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3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勋;秦涛;邹宇鹏;马慧子;裴新平;宋承盈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5/04 | 分类号: | A61G5/04;A61G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病人 上下床 电动 轮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轮椅。
背景技术
电动轮椅是特殊人群如残疾、年迈体弱、医疗临床康复患者等的代步工具,由于其方便性及易操作性而受到广泛应用。现有的电动轮椅大多是让乘坐者从前面下轮椅,对于一些重症患者或者残疾程度较高的人想离开轮椅上床休息或想自己坐上轮椅时比较困难,往往需要其他人帮助。而对于下身病患的患者利用上身或者上肢力量侧向移动还是比较方便的,因此在电动轮椅上设计一种扶手可打开的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对于病人和老人可以自主完成上下床动作的一种便于病人上下床的电动轮椅。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一种便于病人上下床的电动轮椅,包括轮椅车体、坐垫、扶手,轮椅车体包括左右两个纵向支架和位于坐垫下方的左右两个横向支架,扶手有两个,分别安装在轮椅车体的两侧,其特征是:轮椅车体一侧的纵向支架上安装固定块,固定块的侧面设置卡槽,轮椅车体该侧的扶手在竖直状态下位于卡槽里,轮椅车体该侧的横向支架上安装连接轴轴套,轮椅车体该侧的扶手通过弯管连接头安装在轮椅车体该侧的横向支架上,弯管连接头与连接轴轴套形成转动连接,弯管连接头下方连接下弯管,轮椅车体上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连接并推动下弯管,从而使得扶手和下弯管能够绕弯管连接头转动直至扶手到水平位置。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
1、扶手上位于固定块处的端部以及固定块上端均开设有孔,两个孔上安装插销,扶手和固定块通过插销以及两个孔的配合从而固定或脱离。
2、扶手上安装扶手挡板。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本发明根据现有病床高度比电动轮椅座位高度稍低的特点,设计一侧扶手可打开的电动轮椅,方便病人从侧面上下轮椅,通过手动操纵盒上的按钮即可实现电动轮椅的运行,以及电动收放扶手装置的收放动作,操作简单,对于有些病人和老人可以自主完成上下床动作,减轻了医护人员及家人的工作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a;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b;
图3为本发明打开后与病床配合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地描述:
结合图1~3,本发明的一种便于病人上下床的电动轮椅,其包括轮椅车体9和电动收放扶手装置;所述电动收放扶手装置包括电动推杆10、电动推杆固定杆11、下弯管1、连接轴轴套2、弯管连接头3、扶手4、扶手挡板5、插销7和固定块8;固定块8固定在轮椅车体9后侧的立柱上,并保证扶手4的横管末端刚好卡在固定块8上的卡槽中;扶手4的横管利用插销7固定在固定块8上,扶手4的立管头与弯管连接头3固定;下弯管1的立管头与弯管连接头3固定,横管头与电动推杆10的前端固定;电动推杆10的末端连接在电动推杆固定杆11上;电动推杆固定杆11焊接在轮椅车体9的侧边横管上;连接轴轴套2焊接在轮椅车体9的侧边横管上,与弯管连接头3上的伸出轴形成转动连接,保证扶手4和下弯管1能够绕弯管连接头3上的伸出轴转动直至扶手4到水平位置。
本方案中,在扶手4上还固定有扶手挡板5,以增强扶手4的承重能力;且在扶手4的横管上靠近固定块8的一端安装有接近开关6,以检测电动收放扶手装置打开后扶手4是否与床面接触上。电动推杆10倾斜安装在座位下方,使电动收放扶手装置利用电动推杆10打开后扶手4能够尽量保持水平。电动轮椅的运行、电动推杆10的动作和接近开关6检测和反馈信号均可通过轮椅的手动操纵盒和控制箱来实现,利用蓄电池供电。
参照图3所示,病人使用本发明的电动轮椅上下床时,将电动轮椅顺着床的方向停靠,拔下固定扶手4的插销7,然后启动电动推杆10带动扶手4绕弯管连接头3上的伸出轴转动,直至达到接近开关6的检测距离时停止,此时扶手4正好搭在床沿上且与床面接触,然后病人侧向移动到床上,固定在扶手4上的扶手挡板5增加了扶手4的承重能力;也可在侧向打开的扶手4上放一软垫,让病人移动时更加舒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59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