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取向硅钢加热炉炉渣改性剂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05954.9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3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晖;丁翠娇;蒋扬虎;欧阳德刚;韩斌;赵利洪;宋中华;朱善合;罗巍;刘钢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3/04 | 分类号: | C21B3/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向 硅钢 加热炉 炉渣 改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炉炉渣改性剂,具体是指一种取向硅钢加热炉炉渣改性剂。
背景技术
取向硅钢是电力工程、电机制造等行业必不可少的关键材料,因而,生产取向硅钢对于钢铁企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相对于普通钢材,取向硅钢不仅生产工艺复杂,而且制造技术要求严格,被誉为“特钢艺术品”,很多生产环节限制了硅钢产量的进一步提高。例如,取向硅钢生产过程中,为了使成品磁性稳定,减少加热不均带来的磁性波动,在热轧前加热炉内板坯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要远远高于普通钢材,其高温段加热温度达1390℃,加热时间大于560分钟。因此,在长时间高温加热过程中,板坯表面氧化铁皮熔化形成大量液态熔融炉渣,并沿横梁、立柱等部位不断下淌,凝固后沉积于炉底。随着炉底炉渣的不断增加,特别是炉底围堤附近炉渣厚度过高,不仅会严重影响加热炉机械传动系统的正常工作,甚至会使板坯淌下的液态熔渣溢出立柱围堤,流进炉底水封槽而发生爆炸。因此,取向硅钢加热炉在生产一段时间,炉渣达到一定量时,必须停炉进行人工清渣。这不仅严重限制了高附加值取向硅钢的产能,同时也使加热炉检修维护频繁,使用寿命降低,增加了生产成本与人工劳动强度。
针对上述问题,国内外目前主要通过设置液态出渣装置、改变加热炉炉体结构与使用清理装置等技术措施,提高液态出渣量与清渣效率,以期延长加热炉生产周期。例如:公开号为CN2363184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连续加热炉新型液态排渣装置,由出渣口烧嘴、出渣口通道、粒化装置及炉门密封等组成。通过改变烧嘴结构与增加出渣通道倾斜角度等技术措施,使炉内液态渣排出顺利,不会在排渣通道内产生凝固现象,提高了轧制周期量,减少了加热炉故障停机次数。公开号为CN20266088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液态出渣高温取向硅钢步进梁式板坯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加热炉第二加热段与均热段为5°斜坡结构,并在侧墙设有液态出渣口,提高了液态出渣量,减缓了高温段炉底钢渣堆积速度,延长了加热炉周期作业时间。公开号为CN10294412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硅钢炉化渣清理装置及应用方法,具体包括钢板、清渣杆、锁紧螺栓和撬棍,通过停炉后清渣过程中清渣杆与水梁积渣接触时的机械作用,使积渣破碎、脱落,提高了人工清渣效率。
虽然上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液态渣的排出,减轻了停炉后人工清渣强度,起到了改善生产过程中炉内积渣程度的作用,但对于凝固后沉积于炉底的固态渣无法进行有效在线排出;取向硅钢实际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加热炉作业周期内轧制量不高、加热炉停炉检修频繁、生产效率低与人工劳动强度大等问题。通过对取向硅钢加热炉内固态炉渣的取样分析,其主要物相为高熔点的的Fe3O4与Fe2O3,在加热炉工作温度下,固态渣根本无法熔化并通过液态出渣装置流出。因而,如何降低炉底固态渣熔点,提高其流动性,使其能够在线从液态出渣口排出,成为提高加热炉生产效率与硅钢周期轧制量的关键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取向硅钢加热炉炉渣改性剂,通过生产过程中向加热炉炉底喷吹,使改性剂与炉渣之间发生化学反应,降低炉渣熔点,促进固态炉渣液态化并顺利排出,减少加热炉检修与清渣频率,提高取向硅钢周期轧制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取向硅钢加热炉炉渣改性剂,其特殊之处在于: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40~60%的石英砂、20~40%的焦炭、15~30%的石灰石和5~10%的萤石粉;或者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60%~75%的石英砂、20~30%的焦炭和5~10%的萤石粉;或者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60%~75%的石英砂和25~40%的焦炭。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石英砂中SiO2的含量≥98%,粒度≤1m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焦炭中固定碳含量≥85%,粒度为1~5m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石灰石粒度≤0.150mm,以重量百分比计石灰石的主要化学成分为:0.07~1%的SiO2、0.02~1%的Al2O3、0.03~1%的Fe2O3、48~55.22%的CaO、0.08~1%的MgO,0.78~51.80%的烧失量。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萤石粉中CaF2的含量≥85%,粒度≤0.17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59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稀土的液压支架用无缝钢管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弹性隔热保温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