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压式限滑差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04861.4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5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铭;谢幼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国铭;谢幼安 |
主分类号: | F16H48/26 | 分类号: | F16H48/2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压 式限滑 差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限滑差速结构领域,尤指一种油压式限滑差速器。
背景技术
差速器是车辆行进转弯时为应付两侧轮体转速不相同而设立的装置;传统差速器为简单机械式构造,主要借由两行星斜齿轮与两侧轮轴的侧齿轮啮合,以便转弯时两车轮在不同地面环境作不同转速转动;但是,习知差速器的结构呈被动配合,并无法去限制轮轴的转动;因此,若因地面湿滑而造成该单轮空转打滑时,另一抓地轮也同时失去驱动力,为此,后来乃有限滑差速器的装置问世,其作用是让车轮打滑时,另一抓地轮不至于失去动力的情况;不过,限滑差速器的种类及构造组成颇多,有以机械式的离合器、利用螺旋式行星齿轮的组合、或者多板离合器式等设计,而前述各限滑差速器于实际使用时,需搭配油液来使用,才可正常发挥差速、限滑效果,但是,现行的限滑差速器多存在有漏油现象,即油液虽可导流至差速齿轮间,但往往易存在有油液外漏问题,以致齿轮间的油量不足,相对降低其差速、限滑效果,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压式限滑差速器,其利用承接盘区分为两侧封闭式设计,使其与接合盘外侧相较下,分别形成高、低压状态,配合一限流结构设计,有利油液循环回流,促进差速、限滑效果。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油压式限滑差速器,包括有:
一承接盘,其具有一装设至一车辆上的本体;其中,该本体的每一侧盘面凹设形成有一作动区,复数间隔开设于该作动区周缘的传动区,以及分别由该盘面向外凸设的凸缘部,位于两侧的该等传动区分别位在不同中心设置,以使该位于一侧的传动区与另一侧的传动区相互搭配对应并相交于一空间;
分别容置于承接盘两侧盘面内的齿轮组;其中,每一齿轮组包括一容置于该每一作动区内的主齿轮,以及复数容置于每一传动区内并与主齿轮啮接的传动齿轮件,主齿轮的轴杆一端与车辆的轮轴连接,且位于一侧的传动齿轮件与另一侧对应的传动齿轮件相互啮接于该空间,而每一传动齿轮件具有一轴杆及复数枢设于轴杆上的齿轮,而每一传动齿轮件的轴杆上环设有至少一封挡片,以使每一传动区内可受封挡片的封挡,因而形成一封闭式空间;
分设于本体两侧的接合盘,而每一接合盘上开设有分别供主齿轮、传动齿轮件的轴杆穿设的轴孔,以及复数邻近该等轴孔并可供一限流件容置的限流孔;每一限流孔恰可对应至位于一侧的传动齿轮件与另一侧对应的传动齿轮件所啮接的间隙处;以及分设于该等接合盘外侧并与本体的凸缘部紧密结合的套合部。
所述的主齿轮的轴杆另一端可供一盖体予以封闭。
采用上述结构后,借由封挡片的封挡,使该等传动区因呈封闭而形成高压状态,当油液流往该接合盘外侧所形成的低压环境,在限流件的配合下,油液可经由限流孔进入该等啮接的间隙中,以达油液循环回流,进而促进差速、限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该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该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态样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该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态样示意图。
【符号说明】
3 油压式限滑差速器 31 承接盘
32 齿轮组 33 接合盘
34 套合部 35 轮轴
311 本体 3111 盘面
3112 作动区 3113 传动区
3113A 空间 3114 凸缘部
321 主齿轮 322 传动齿轮件
323 盖体 3211、3221 轴杆
3222 齿轮 3223 封挡片
331 轴孔 332 限流孔
333 限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国铭;谢幼安,未经李国铭;谢幼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48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内齿圈自动定心浮动结构
- 下一篇:可变传动比的皮带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