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再生高强瓦楞原纸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4792.7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1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舒君明;王宏伟;文学芬;李聪定;赵德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H17/01 | 分类号: | D21H17/01;D21C5/02;D21F1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304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再生 高强 瓦楞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生高强瓦楞原纸及其生产方法,属于制浆造纸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生产的高强瓦楞原纸,主要以废纸浆为主要原料,配一部分麦草浆或棉杆浆或化学机械热磨浆(CTMP)作为辅助原料。在现阶段,草浆制浆不仅污染严重,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废水处理成本高,所以限制了其使用;棉杆浆和化学机械热磨浆,由于其成本高,一般用来制作高强度的纸张,如钞票纸、铜版纸等;在国内森林覆盖率低的实际情况下,木浆一般依靠进口,如用来抄造高强瓦楞原纸,势必会增加木浆的进口量,这样的生产工艺生产成本也较高。造纸成本越来越成为造纸企业需解决的难题。而另一方面,企业造纸产生的浆渣,由于造纸技术的原因,一般都用来制造更低档的纸张,无法生产高档的纸,而一般造纸企业产品结构单一,不会制造比其主要生产的纸张质量低的纸,所以浆渣须外运到其它企业处理,这样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合理利用造纸厂自身的浆渣制造高档纸成为造纸企业的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制造高强瓦楞原纸时需要的原材料价格高、造纸成本高、对环境易造成污染,而企业生产的浆渣只能用来作低档纸不能充分利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再生高强瓦楞原纸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再生高强瓦楞原纸,以绝干量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的原纸由40-90%的废纸纸浆和10-60%的浆渣纸浆制成。所述的废纸为国废,所述的浆渣为除砂器尾渣和/或精筛尾渣。所述国废是指国产白色废纸、书籍和杂志废纸、旧新闻纸、纸箱与纸板废纸、纸袋纸废纸和牛皮纸废纸和混合度纸等。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瓦楞纸,其在所述瓦楞原纸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置有施胶层,所述施胶层的胶料以每吨纸中绝干量使用量计,变性淀粉15.01-25.05Kg、表面施胶剂1-2 Kg、表胶硫酸铝1-2 Kg、消泡剂0.01-0.03 Kg。
所述的变性淀粉由原淀粉15-25 Kg和淀粉酶转化剂0.01-0.05 Kg组成。所述原淀粉为玉米原淀粉或木薯原淀粉;所述表面施胶剂为苯乙烯丙烯酸类(SAE)表面施胶剂或AKD表面施胶剂;所述的消泡剂为聚合浓缩脂消泡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所述瓦楞原纸的生产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废纸制浆处理;废纸经碎解后,进入分级筛分级为长纤和短纤两种纤维,长纤与短纤的分级比例为5:5;所述长纤至少经长纤三段重质除砂器和长纤二段精筛处理,多盘浓缩后,送双盘磨打浆制成长纤维浆料;所述短纤经三段重质除砂器和轻质除砂器处理后,经多盘浓缩后制成短纤维浆料;
(2)浆渣纸浆的制备:当浆渣为除砂器尾渣时,经一段低浓除砂器和二段低浓除砂器处理得到除砂器尾渣纸浆;当浆渣为精筛尾渣时,经回收纤维精筛处理得到精筛尾渣纸浆;
(3)混浆:除砂器尾渣纸浆送到所述的废纸处理线的长纤三段重质除砂器入口与所述长纤维浆料混合,精筛尾渣纸浆进入所述的废纸处理线的长纤二段精筛入口与长纤维浆料混合,然后与所述短纤维浆料混合进入造纸混合浆池得到混合良浆,混合良浆中,浆渣纸浆与长纤维浆料和短纤维浆料的绝干量配比为,长纤维浆料和短纤维浆料合计为40-90%、浆渣纸浆为10-60%;然后进行抄造制纸;
(4)制纸:混合良浆经带顶网的长网部加强脱水成型后,经二道压榨,再经真空负压干燥装置干燥,即得高强瓦楞原纸。
在步骤(1)中,所述双盘磨打浆的打浆度为32-35°SR;
在步骤(2)中,浆渣来源不限,按现有造纸工艺,来源有两大类,第一类为除砂器产生的尾渣简称除砂器尾渣,第二类为精筛产生的尾渣,即精筛尾渣。浆渣按产生的方式分类处理,除砂器产生的尾渣,需先经过一段和二段低浓除砂器处理去除杂质,得到除砂器尾渣纸浆;精筛产生的尾渣简称精筛尾渣,需经过回收纤维精筛处理去除杂质,得到精筛尾渣纸浆。通过上述分别处理,可有效去除尾渣里面的杂质,避免杂质影响断纸或降低产品质量;一段、二段低浓除砂器及回收纤维精筛的工艺参数见表1:
表1:浆渣预处理工段工艺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吉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47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