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钛酸锂电池产气量的电解液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4749.0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4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杰;李世军;吴伟煌;钱军;龚本利;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剑兴锂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7 | 分类号: | H01M10/0567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杨保刚 |
地址: | 628317 四川省广元***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锂电池 气量 电解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材料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减少钛酸锂电池产气量的电解液。
背景技术
目前, 商业化锂电池电解液主要由有机碳酸酯 (如乙烯碳酸酯(EC),丙烯碳酸酯(PC),碳酸二甲酯(DMC), 碳酸二乙酯(DEC)等)和导电盐(主要是LiPF6)组成。有机碳酸酯非水电解液的优化和选择是提高锂(离子)电池综合性能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非水电解液,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1)离子电导率高,一般应达到10-3 S/cm;(2)锂离子迁移数高,以获得高的锂离子电导率;(3)电化学窗口宽,即满足锂离子在正、负极的可逆嵌入和脱出;(4)热稳定性高,在较宽的工作温度范围内不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分解;(5)化学稳定性高,即与电池体系的电极材料如正极、负极、集流体、粘结剂、导电剂和隔膜等不发生化学反应;(6)具有较低的界面转移电阻;(7)与目前主要使用的正负极材料兼容性好;(8)无毒、无污染、使用安全,最好能生物降解;(9)容易制备,成本低。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实践,目前应用于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的非水电解液一般选择六氟磷酸锂(LiPF6)作为导电盐,溶剂多为高粘度、高介电常数的碳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与低粘度、低介电常数的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二乙酯(DEC)、或甲基乙基碳酸酯(EMC)构成的混合溶剂。此类体系最终能够大规模使用,并非其各项指标具有突出的特性,而是其综合指标基本能满足现有二次锂电池的产业应用要求。
但是对于目前新的负极材料钛酸锂,由于其还原电位较高,并且电极表面有催化作用,造成电解液持续在负极表面反应产气,尤其在高温下钛酸锂电池产气量更是急剧增大。造成了电池的鼓胀变形,并且造成电池容量的不断衰减,严重损害电池的循环和储存寿命。
因此,开发有效抑制钛酸锂电池产气量的电解液,对于钛酸锂电池的循环寿命、储存寿命的提高都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减少钛酸锂电池产气量,尤其是避免钛酸锂电池在高温时胀气的钛酸锂电池的电解液。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减少钛酸锂电池产气量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份:
有机溶剂、锂盐、I型添加剂以及II型添加剂;
所述I型添加剂为下列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碳酸亚乙烯酯,碳酸乙烯亚乙酯,氟代碳酸乙烯酯,1、3-丙磺酸内酯,1,3-丙烷磺酸内酯,硫酸亚乙酯,硫酸乙烯酯,环己基苯,叔丁基苯,叔戊基苯,丁二氰,己二腈;
所述II型添加剂为
(I) (II) (III)
三种结构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其中,R1-R6为H、O、S、卤素、烷基、烷氧基、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烯烃基或卤代烯烃基, R1-R6相同或者不同,卤素为F、Cl或Br,卤代包含部分取代和全取代。
所述锂盐在电解液中的摩尔浓度范围是0.001 - 2 摩尔/升;所述II型添加剂在电解液中的摩尔浓度范围是0-0.5 摩尔/升;所述I型添加剂在电解液中的摩尔浓度范围是0-0.5 摩尔/升。
所述有机溶剂为碳酸酯类、醚类、羧酸酯类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碳酸酯类为环状的碳酸酯类和/或链状碳酸酯类化合物;环状的碳酸酯类化合物为碳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γ-丁内酯(GBL)和碳酸亚丁酯(BC)中的一种或几种;链状碳酸酯类化合物为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二丙酯(DPC)、碳酸甲基乙基酯(EMC)、以及碳数为3-8的直链或支链脂肪单醇与碳酸合成的碳酸酯衍生物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醚类有机溶剂选自四氢呋喃(THF)、2-甲基四氢呋喃(2-Methyl-THF)、1,3-二氧环戊烷(DOL)、二甲氧甲烷(DMM)、1,2-二甲氧乙烷(DME)和二甘醇二甲醚(dimethyl carbitol)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剑兴锂电池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剑兴锂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47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打孔工艺
- 下一篇:一种激光焊接气体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