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含丹参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04586.6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9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天灵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P9/10;A61P9/12;A61P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含 丹参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产物中药制剂,尤其涉及一种包含丹参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丹参又名赤参,紫丹参,红根等。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安徽、河南、陕西等地。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
复方丹参片是由丹参、三七及冰片按一定比例配伍制成的中成药,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安神宁心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复方丹参片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脏的血液灌注,减慢心率,改善心肌缺氧,还可抑制血小板凝聚,降低血黏度,调节血脂。临床上,复方丹参片主要用于冠心病之胸闷、心悸、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等。因复方丹参片有活血通络、祛淤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等作用,故还适用于血淤、血热等所致的各种病证。
随着社会城市化、科技化、人性化的发展,消费者越来越注重自身健康,医疗行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保健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随之而来的是保健药使用量的增加,现有的保健药大多数采用西药,但是西药内由于含有过量的激素和抗生素,容易使使用者发胖或产生耐药性,而随着人性化理念的普及,及新型和谐社会的构成,研究一种包含丹参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丹参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西药技术中的毒副作用大,含有过量的激素等成分,对心脏、肌肉、中枢神经、消化及酸碱平衡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成本高昂,工艺复杂,崩解时间长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包含丹参的中药,按照组份的质量份数包括:
丹参 60-100;
地黄 30-40;
当归 20-30;
芍药 25-35;
白芷 15-25;
黄芪 30-40;
麦冬 20-30;
甘露醇 60-80;
微粒硅胶 5-7。
一种制备所述包含丹参的中药的方法,步骤为:
第一步:将丹参、地黄、当归、芍药、白芷、黄芪和麦冬除去杂质,略泡后洗净,润透2-3天后切块,按照2010年版一部中国药典附录IID的蒸法制成中药饮片;
第二步:将中药饮片晒干,粉碎后过筛,混合均匀;
第三步:混合后按上文所述质量份数比加入甘露醇,再加入水润湿后制成混合均匀的稠膏;
第四步:将上述稠膏干燥后粉碎做成颗粒,控制颗粒的水分在3-5%;
第五步:加入微粒硅胶混合后压制成片。
本发明所述一种包含丹参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用丹参、地黄等为原料,不含西药中的激素,不会产生耐药性;2、采用天然植物,在研究中并没有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安全性高,易吸收,起效快,使用方便;3、该中药即可以做保健药,又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治疗心绞痛、高血压、颈椎病等功效;4、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可以广泛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第一步:按照下文所述质量份数比称取各种原料:
丹参 60;
地黄 30;
当归 20;
芍药 25;
白芷 15;
黄芪 30;
麦冬 20;
甘露醇 60;
微粒硅胶 5;
第二步:将将丹参、地黄、当归、芍药、白芷、黄芪和麦冬除去杂质,略泡后洗净,润透2-3天后切块,按照2010年版一部中国药典附录IID的蒸法制成中药饮片;
第三步:将中药饮片晒干,粉碎后过筛,混合均匀;
第四步:混合后按上文所述质量份数比加入甘露醇,再加入水润湿后制成混合均匀的稠膏;
第五步:将上述稠膏干燥后粉碎做成颗粒,控制颗粒的水分在3-5%;
第六步:加入微粒硅胶混合后压制成片。
实施例2:
第一步:按照下文所述质量份数比称取各种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天灵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天灵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45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间杆
- 下一篇:碳纤维预浸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