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泪小管阻芯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04213.9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9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高前应;李玉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卫视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曾旻辉;黎坚怡 |
地址: | 51054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北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泪小管阻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干眼症及防止酸碱烧伤后的泪道变窄的泪小管阻芯。
背景技术
干眼症是指眼泪减少或泪腺功能下降引起眼睛干涩、眼酸、眼痒、怕光、视力减退等症状,它损伤眼角膜,严重时会出现角膜软化穿孔。
目前治疗干眼症的重要方法是泪小点栓塞术。该方法是通过植入泪道栓塞,来封闭泪液排除管道。该方法能保存泪道自身分泌的自然泪液,并延长泪液在眼表面停留的时间。然而,由于泪道栓长度不足,无论是降解性的或者永久性的泪道栓,均不能较好的治疗干眼症。
另外,酸碱烧伤后形成的泪道变窄,目前没有成熟的治疗和预防手段。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泪小管阻芯,它不仅能方便、安全稳定的治疗干眼症,还能预防酸碱烧伤后泪道变窄。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泪小管阻芯,包括阻芯管体,所述阻芯管体一端具有锥形尖端,所述阻芯管体另一端具有阻芯头端。
优选的,所述阻芯头端呈无棱角的扁圆柱状,头端没有棱角,损伤眼组织细胞程度低。
优选的,所述阻芯管体长为2~20mm,阻芯管体直径为0.1~1mm;阻芯头端厚度为0.1~1mm,阻芯头端直径为0.5~1.5mm,阻芯管体适合于不同病人泪道的治疗,且阻芯管体足够长,探入泪道后,形状可随泪道的弯曲而变形,所以泪小管阻芯与泪道接触牢固,进而不会下滑到泪道,也不易揉眼而掉出,位置长期固定。
优选的,所述阻芯管体长为4~16mm,阻芯管体直径为0.3~0.8mm;阻芯头端厚度为0.3~0.8mm,阻芯头端直径为0.7~1.0mm。
优选的,所述阻芯管体与所述阻芯头端为医用硅胶材料加工制造或聚烯、聚酯类医用高分子材料加工制造,该种材料与新生细胞不粘黏,能保持泪道形状进,因此,酸碱烧伤后增生的组织细胞不粘附在泪小管阻芯上,预防泪道变窄效果显著,其次,该种材料的泪小管阻芯能吸附药物与营养因子,药物与营养因子能涂在泪小管阻芯表面来给药,因此,用来治疗干眼症的效果也尤为显著。
优选的,所述阻芯管体内设有空腔,在所述阻芯管体上设有微孔,在空腔内放置药物或者营养因子等,通过该微孔能使其缓慢释放后被眼睛吸收,能较好的治疗眼睛酸碱烧伤症状以及干眼症。
优选的,所述锥形尖端呈中空结构,所述锥形尖端的头部圆钝且有开口,所述阻芯管体与所述阻芯头端均呈中空结构,将该种泪小管阻芯植入,泪小管阻芯采取中空结构是为了让多余泪液能经过泪小管阻芯的中空结构流出眼睛外,保持泪道内的泪液适中。
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原理、效果等进行说明:当把该种结构的泪小管阻芯植入泪道后,就能方便、安全稳定的治疗干眼症,还能防止酸碱烧伤后泪道变窄,而且由于具有头端,所以能够方便被镊子取出或植入泪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泪小管阻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泪小管阻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泪小管阻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阻芯管体,2、阻芯头端,3、锥形尖端,4、微孔,5、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泪小管阻芯,包括阻芯管体1,所述阻芯管体1一端具有锥形尖端3,所述阻芯管体1另一端具有阻芯头端2。所述阻芯头端2呈无棱角的扁圆柱状,阻芯头端2没有棱角,损伤眼组织细胞程度低。当把该种结构的泪小管阻芯植入泪道后,就能方便、安全稳定的治疗干眼症,还能防止酸碱烧伤后泪道变窄,而且由于具有头端,所以能够方便被镊子取出或植入泪道。由于阻芯管体1足够长,植入泪道后,形状可随泪道的弯曲而变形,所以泪小管阻芯与泪道接触牢固,进而不会下滑到泪道,也不易揉眼而掉出,位置长期固定。下面根据不同人的泪道长短,给出适合治疗不同病人泪小管阻芯尺寸:
所述阻芯管体1长为2mm,阻芯管体1直径为0.1mm;阻芯头端2厚度为0.1mm,阻芯头端2直径为0.5mm。干眼症病人患者甲每天使用该种尺寸的泪小管阻芯后,28天康复。
所述阻芯管体1长为4mm,阻芯管体1直径为0.3mm;阻芯头端2厚度为0.3mm,阻芯头端2直径为0.7mm。干眼症病人患者乙每天使用该种尺寸的泪小管阻芯后,33天康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卫视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卫视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42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