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04016.7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3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陆梅;罗聪英;王尚卫;唐凡;苑慧莹;周杨帆;姚洋;任鹏;刘涛;姬振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33/04 | 分类号: | C10G33/04;C08G65/32;C08G65/26;C08G6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谢小延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乳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低温破乳剂,其特征在于:由复配多重嵌段聚醚,添加三乙醇胺、油酸、甲醇和水组成;按破乳剂重量100%计,复配多重嵌段聚醚为40-45%,三乙醇胺为1.5-2%,油酸为2.0-2.5%,甲醇为20~50%,余量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破乳剂,其特征在于:
复配多重嵌段聚醚是由二重嵌段式聚醚、三重嵌段式聚醚、四重嵌段式聚醚在二甲苯溶剂中改性得到的同醚头的2-3型多重嵌段式改性聚醚、2-3-4型多重嵌段式改性聚醚和不同醚头的2-3型多重嵌段式改性聚醚按质量3:1.5:2复配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破乳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二重嵌段式聚醚、三重嵌段式聚醚、四重嵌段式聚醚结构为醚头-PO-EO、醚头-PO-EO-PO、醚头-PO-EO-PO-EO。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温破乳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醚头为酚醛树脂、丙二醇、二乙烯三胺或双酚A。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多重嵌段式聚醚的合成:
在50%氢氧化钾溶液催化剂的作用下,将醚头升温到150℃-155℃,压力小于等于0.04mPa,脱水0.5h;然后边搅拌边通入环氧丙烷,温度控制在120-135,压力小于等于0.3mpa,根据目标多重嵌段式聚醚的HLB值和嵌段级数,决定单次加注环氧丙烷的量和加注速度;环氧丙烷加完后抽真空5min,通入环氧乙烷,温度控制在120-135℃,压力小于等于0.3mpa,环氧乙烷加料完毕,抽真空5min,降温得结构为醚头-PO-EO的二重嵌段式聚醚、结构为醚头-PO-EO-PO三重嵌段式聚醚、结构为醚头-PO-EO-PO-EO四重嵌段式聚醚或多重嵌段式聚醚;
所述的醚头为酚醛树脂、丙二醇、二乙烯三胺或双酚A;
步骤2.改性多重嵌段式聚醚的合成:
(1)在反应釜中加入改性溶剂载体二甲苯(工业级),将结构为醚头-PO-EO的二重嵌段式聚醚注入反应釜中,边注入边搅拌,待完全溶解均匀后升温到60℃;将二重嵌段式聚醚质量5-10%的改进剂DT1603加入反应釜中,边加注边搅拌,然后将相同醚头的结构为醚头-PO-EO-PO的三重嵌段式聚醚加注到反应釜内,边加注边搅拌,反应温度控制在65℃-70℃;加注完成后保温反应1h,得到以2-3型多重嵌段式改性聚醚;
(2)改变(1)中二重嵌段式聚醚、三重嵌段式聚醚的醚头,得到其它醚头的2-3型多重嵌段式改性聚醚;
(3)将相同醚头的二重嵌段式聚醚、三重嵌段式聚醚和四重嵌段式聚醚进行混聚改性,得2-3-4型多重嵌段式改性聚醚;
(4)改变(3)中的二重嵌段式聚醚、三重嵌段式聚醚和四重嵌段式聚醚的醚头进行混聚改性,得其它醚头的2-3-4型多重嵌段式改性聚醚;
步骤3.原油破乳剂的制备
将同醚头的2-3型多重嵌段式改性聚醚、2-3-4型多重嵌段式改性聚醚和其它醚头的2-3型多重嵌段式改性聚醚按质量3:1.5:2复配,然后和三乙醇胺、油酸、甲醇和水进行混合得到本低温原油破乳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温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酚醛树脂醚头的合成:
将壬基酚加入反应釜,搅拌升温到40℃,加入50%氢氧化钠溶液;50℃时加入甲醛溶液,滴加时间在30-40min,滴加温度控制在℃50-70℃,加完甲醛在60-80℃保温反应30min,再升温到100℃,在100-120℃反应1h,真空脱水,温度150℃-155℃、时间1.5h,压力0.08mPa,通入氮气置换,得到酚醛树脂醚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401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