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质量动力吸振器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303892.8 | 申请日: | 2013-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3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庆;高强;宋伟志;赵艳青;房祥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F15/00 | 分类号: | F16F15/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 |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质量 动力 吸振器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变质量动力吸振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实施:
(1)对主系统—变质量动力吸振器组成的复合系统,分别安装用于采集主系统输入和输出振动信号的传感器,其中,传感器是振动加速度传感器、振动速度传感器或振动位移传感器;
(2)在变质量动力吸振器分别取最小固有频率ωm和最大固有频率ωn时,作主系统在(0,ωt]频率范围内的幅频响应曲线;其中ωn<ωi<ωt,ωi为主系统第i阶固有频率,该频率大于吸振器最大固有频率ωn;主系统幅频响应由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F0为主系统在某一频率下所受激振力的幅值,X1为该激励下主系统振动响应的幅值;
(3)对变质量动力吸振器制定如下式所表示的控制方法:
其中:P,Q点分别为变质量动力吸振器取最小和最大固有频率时,主系统幅频响应曲线出现共振的频率点;
M,N点分别为变质量动力吸振器取最小和最大固有频率时,主系统幅频响应曲线的最低点;
S点为PM点之间两条幅频响应曲线的交点;
ωs,ωm,ωn分别为S、M和N点的频率值;
由吸振器理论分析可知,ωm,ωn分别为变质量动力吸振器所能够取的最小和最大固有频率;mvmax为变质量单元的最大值,me为激振频率ω符合条件ωm≤ω<ωn时,变质量单元具有的质量,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k2表示吸振器刚度,m2表示变质量动力吸振器恒定质量;
(4)在主系统工作中,利用振动传感器对主系统振动信号进行采集,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得出外界施加的激振频率ω;由激振频率ω的大小,依据(2)式对变质量动力吸振器进行控制:
当外界激振频率小于ωs时,保持变质量单元可变质量mv为零,即取最小值;当外界激振频率处于ωs与ωm之间时,使可变质量mv取最大值mvmax;当外界激振频率处于ωm与ωn之间时,由公式(3)求得可变质量mv的具体值,即me;当激振频率大于ωn时,保持可变质量mv为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389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