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渐缩管束结构腔式太阳能接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3755.4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4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全永凯;王晔;徐国强;罗翔;宋固;战文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J2/07 | 分类号: | F24J2/07;F24J2/24;F24J2/51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赵文颖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束 结构 太阳能 接收器 | ||
1.一种渐缩管束结构腔式太阳能接收器,包括进气口外壁(1)、外壳(2)、玻璃底托(3)、透光玻璃(4)、吸热体(5)、吸热体支撑壁(6)、倒流支撑(7)、连接支撑(8)、撑板(9)、进气道(10)、出气道(11)、出气道外壁(12);
进气口外壁(1)为圆筒形,外壳(2)为中空的截头圆锥形,圆锥截面圆形直径小的一端固定连接进气口外壁(1),圆锥截面圆形直径大的一端固定连接玻璃底托(3),外壳(2)与玻璃底托(3)之间设有撑板(9),玻璃底托(3)内设有凹槽,透光玻璃(4)密封固定在玻璃底托(3)的凹槽内,形成内部封闭的腔体,聚光镜聚集的太阳光通过透光玻璃(4)打入腔体;
吸热体(5)包括若干个渐缩管单元,渐缩管单元为下部直径大、上部直径小的小管,各个渐缩管单元的外壁与外壁对齐紧贴相连,若干个渐缩管单元围绕成环束,形成上凹下凸的带锥度的环束整体,锥度与外壳的锥度相对应,渐缩管单元形成气体通道;
吸热体(5)的最外层紧密相连胶泥外壁(6);
出气道外壁(12)位于进气口外壁(1)内部,固定连接支撑(8)之上,连接支撑(8)的一侧固定连接倒流支撑(7),倒流支撑(7)的一端固定连接撑板(9),连接支撑(8)与倒流支撑(7)之间形成凹槽,凹槽用于固定连接胶泥外壁(6);
出气道外壁(12)内部中空处形成出风口,用于连接出气管路,出气道外壁(12)、胶泥外壁(6)、倒流支撑(7)、透光玻璃(4)围成腔体,形成出气道(11);
进气口外壁(1)与出气道外壁(12)之间的中空部分,以及外壳(2)与连接支撑(8)之间的中空部分,形成进气道(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渐缩管束结构腔式太阳能接收器,所述的吸热体(5)的渐缩管单元的尺寸及所围成环束整体的锥度依据聚光光线角度而设计,由所使用的聚光镜尺寸来唯一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渐缩管束结构腔式太阳能接收器,所述的撑板(9)为扇形小撑板,设有4个,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渐缩管束结构腔式太阳能接收器,所述的渐缩管单元上下位置各有一个小孔,用于对齐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渐缩管束结构腔式太阳能接收器,所述的渐缩管单元的外壁与外壁之间采用耐火胶泥对齐紧贴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渐缩管束结构腔式太阳能接收器,所述的渐缩管单元管与管外壁之间的间隙处,上部小直径口外壁间隙约1/3位置,用耐火胶泥胶泥填充固定,下部大直径口外壁间隙处保持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渐缩管束结构腔式太阳能接收器,所述的外壳(2)下部设有进气转弯倒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渐缩管束结构腔式太阳能接收器,所述吸收体(5)内的渐缩管单元,根据使用温度情况,采用金属或陶瓷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7所述的一种渐缩管束结构腔式太阳能接收器,所述吸收体(5)内的渐缩管单元壁厚为0.5-1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7所述的一种渐缩管束结构腔式太阳能接收器,所述吸收体(5)内的渐缩管单元底部可涂有太阳能光谱选择性吸收涂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375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