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升电气绝缘的多指令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3679.7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9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64 | 分类号: | H01H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李静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 电气 绝缘 指令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指令开关,尤指一种可提升电气绝缘的多指令开关。
背景技术
随各项电子装置的体积越趋小型化,电子零组件的设计也随之小型化,就以输出控制信号的开关元件来说,就目前的开关元件,其结构可参见中国台湾第M350087号、第507921号、第289485号等专利案所示,其中又以图1所示的开关元件结构进行说明,常用的开关元件具有一开关外壳、一共同接脚1、一常闭接脚2以及一常开接脚3,该开关外壳具有一容置空间、一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的弹性簧片41以及一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的支撑架42,该支撑架42具有一供该弹性簧片41位移其中的位移轨道421,以及一设置于该位移轨道421中的绝缘挡块422。而该共同接脚1穿设该开关外壳延伸于该容置空间内,与该弹性簧片41导电接触,该第一接脚3则部分嵌设于该支撑架42之中,并延伸至该位移轨道421内抵靠于该绝缘挡块422的一侧。该常开接脚3穿设该开关外壳部分裸露于该位移轨道421中,而所裸露部分则抵靠该绝缘挡块42与该常闭接脚2抵靠的另一侧。当该弹性簧片41受外力挤压位移于该位移轨道421中,该弹性簧片41则由原先接触的该常闭接脚2跨越该绝缘挡块422,而与该常开接脚3接触。
然而,该导电簧片41于上下运动过程中接触该第一接脚2或该第二接脚3,会因为放电造成电弧熔化接点,产生碳渣喷洒于四周,并堆积于该绝缘挡块422之上,经长时间的累积,碳渣会于该绝缘挡块422上形成一连接该常闭接脚2与该常开接脚3的导电层。该导电层于安规高压测试时,会造成该常闭接脚2与该常开接脚3导通,导致该微动开关无法正常操作,进而无法通过较高安培数的安规认证,也无法确保产品的良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克服常用开关结构易因碳渣堆积而造成元件失效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升电气绝缘的多指令开关,该多指令开关具有一壳体、一共同接脚、一切换接脚组。该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一设于该容置空间受一使用者按压进行一往复按压行程的一导电簧片、以及一设于该容置空间内的支撑架,该导电簧片具有一常态连接段及一切换连接段,该支撑架具有一供该切换连接段位移其中的限制轨道。该共同接脚穿设该壳体延伸于该容置空间内,并常态与该常态连接段导电接触。该切换接脚组穿设该壳体并延伸于该容置空间内,该切换接脚组包含有设置于该支撑架上的一第一接脚以及一第二接脚,该第一接脚具有一位于该限制轨道内的接触段,该第二接脚具有一位于该限制轨道内的触发段,该限制轨道具有一在该触发段与该接触段之间具有一绝缘空间。
于一实施例中,该支撑架具有一固定该第一接脚的第一支撑部,以及一固定该第二接脚的第二支撑部。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撑部具有一与该第一接脚嵌设的第一嵌合槽,该第二支撑部具有一对应该第一嵌合槽开设且与该第一接脚嵌设的第二嵌合槽。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二支撑部具有一固定该第二接脚的固定槽。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接脚具有一嵌于该第一支撑部并与该接触段连接的连接段。
于一实施例中,该壳体是由一底壳以及一顶盖所组合而成。
于一实施例中,该壳体具有一组装有该导电簧片的按压件。
于一实施例中,该按压件具有一于该往复按压行程中受使用者按压产生形变的挠性支撑件。
于一实施例中,该壳体具有一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且套设该共同接脚与该导电簧片连接的复归弹簧。
通过本发明结构相较于常用多指令开关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本发明位于该限制轨道内的该接触段以及该触发段之间具有一绝缘空间,该绝缘空间可避免该导电簧片切换过程中产生的该碳渣堆积于该接触段以及该触发段之间,而可以确实提升开关元件的电气绝缘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常用开关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升电气绝缘的多指令开关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升电气绝缘的多指令开关另一视角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升电气绝缘的多指令开关剖面分解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图4中A-A线段释放位置剖面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图4中A-A线段按压位置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涉及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就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36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