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自然状态导线覆冰试验平台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03323.3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4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陆佳政;方针;胡建平;赵纯;蒋正龙;张红先;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湖南省电力公司科学研究院;湖南省湘电试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陈立武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然 状态 导线 试验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半自然状态导线覆冰试验平台。
背景技术
中国南方冰冻灾害爆发频繁。每次冰灾都给输电线路带来不小的损失,尤其是2008年冰灾,给湖南电力系统带来了数十亿元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正常生产与生活。
为抵御输电线路冰灾,研究电网导线覆冰机理,许多电网科研单位开展了导线覆冰试验,在人工模拟气候实验室和野外自然状态下进行了大量导线覆冰试验。但是在人工模拟气候室模拟的自然环境与实际自然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在野外进行的自然状态下的导线覆冰试验受野外气象要素的局限,虽然大部分时候温度、风速等条件达到了要求,但没有降雨或者降雨量很小,仍无法进行试验,所以,需要一种导线覆冰试验平台,能在自然状态下导线覆冰试验时,温度与风速达到要求但缺少降雨或降雨量很小时能实施人工降雨,从而保障导线覆冰试验的顺利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半自然状态导线覆冰试验平台,使用该平台能在自然状态下,当温湿度、风速达到导线覆冰试验要求的时候进行人工喷淋覆冰。要求该平台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参见附图1,所提供的半自然状态导线覆冰试验平台如图1所示,是在一平台式导线架1的两端之上,其中一端安装一个气象观测装置2,另一端安装一个由储水罐31、高压喷雾机32、管道33、喷头34组成的喷淋装置3。其中所述储水罐31的输出端通过管道33连接高压喷雾机32的输入端。高压喷雾机32的输出端通过管道33连接喷头34的输入端。
由此构成的本发明的半自然状态导线覆冰试验平台使用时,其喷淋装置3的储水罐31用作储存喷淋用水,高压喷雾机32用作增压储水罐31中的喷淋用水经铜管33高速到达喷头34,通过喷头34喷淋到导线架1上。与此同时可以通过调节高压喷雾机32的压力来改变降雨量的大小,起到模拟降雨的作用。此处导线架1的作用是摆放一组垂直于风向线放置的导线和一组与风向线同向即顺着风向放置的导线。气象观测装置2用作测量自然状态下的风速、风向、温度、湿度、气压和喷淋试验的降雨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可满足自然状态下的导线覆冰试验要求,也可以在自然状态下待到温湿度、风速达到导线覆冰试验要求时再进行人工喷淋覆冰,适用范围广;
2)、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占地面积小;
3)、降雨量大小可调节,也可以自动采集气象数据,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半自然状态导线覆冰试验平台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图中标示为:
1—导线架,
2—气象观测装置,
3—喷淋装置,
31—储水罐,
32—高压喷雾机,
33—铜管,
34—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半自然状态导线覆冰试验平台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该实施例的储水罐31采用中国长沙全泽和供水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不锈钢拼装1T型保温储水罐;高压喷雾机32采用中国成都佳旭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LP2516型高压喷雾机;喷头34采用中国山东省济宁市博林喷雾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LNN型精细雾化喷头;导线架1采用中国湖南汇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L2型试验导线架;气象观测装置2亦采用中国湖南汇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HCKJ-11型自动气象观测装置。上述由储水罐31、高压喷雾机32、铜管33、喷头34组成的喷淋装置3、导线架1、气象观测装置2按上述技术方案,参照附图1所示结构框图连接,即在导线架1的两端之上,其中一端安装气象观测装置2,另一端安装由储水罐31、高压喷雾机32、管道33、喷头34组成的喷淋装置3。其中喷淋装置3的储水罐31的输出端通过管道33连接高压喷雾机32的输入端。高压喷雾机32的输出端通过管道33连接喷头34的输入端。
由此构成的本发明的半自然状态导线覆冰试验平台,经模拟试验和实际运行被证明效果良好,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控制精确的特点,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湖南省电力公司科学研究院;湖南省湘电试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湖南省电力公司科学研究院;湖南省湘电试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33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气设备保险断路指示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交流采样回路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