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冲用430型铁素体不锈钢的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01921.7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1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涛;范光伟;白晋钢;高登;裴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8/00 | 分类号: | C21D8/00;C21D6/00;B21B37/74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王思俊 |
地址: | 030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冲用 430 型铁素体 不锈钢 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冲用430型铁素体不锈钢的轧制方法。
背景技术
430是用量最大的铁素体不锈钢,主要用于装饰、家电和制品等行业,由于加工企业降低成本的要求,需要用更薄的带钢进行冲压加工,这对430冷轧带钢的塑性以及各向异性有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轧制方法是采用高温热轧,即880℃以上完成终轧,同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采取较短的罩式炉退火时间,通常罩式炉到温保温时间控制在16小时以内,对于薄板通常冷轧变形率在50-60%。通过现有的轧制方法生产的430冷轧带钢虽然满足各种标准,但因塑性以及各向异性性能差,在实际冲压过程中经常有开裂以及制耳现象出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深冲用430型铁素体不锈钢的轧制方法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冷轧不锈钢板的冲压性能、材料的延伸率与r平均值较高并Δr值较低的深冲用430型铁素体不锈钢的轧制方法。
本发明依据的原理是热轧过程中材料会发生动态再结晶,轧制温度越高,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越大、晶粒个数越少,同时会形成不利于材料变形的织构,并且这部分织构在之后的冷轧以及退火过程无法完全消除。为了降低不利织构的产生,需要降低带钢的轧制温度,同时需要较长的罩式炉保温时间,使有利成型性的织构尽可能形成。同时为了最终成品得到均匀细小的晶粒,提高材料各项力学性能,需要在冷轧工序加大材料的冷轧变形率,最终合适的晶粒尺寸以及织构。
本发明是通过改变430带钢在热轧以及冷轧过程中的温度以及变形量的方法,提高430冷轧带钢的冲压性能,使之达到实际需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热轧过程将终轧温度控制在720-800℃之间,随后罩式炉退火过程保温温度为850±5℃,保温时间在24-30小时,冷轧过程则保证1.0mm以下(包括1.0mm)的冷轧带钢,冷轧变形率≧83%,且只能为单轧程轧制,2.0—1.0mm的冷轧带钢冷轧变形率≧80%,且只能为单轧程轧制。
本深冲用430型铁素体不锈钢的轧制方法包括热轧、罩式炉保温与冷轧,其特征是:热轧带钢终轧温度为720-800℃之间,罩式炉退火过程保温温度为845—855℃,罩式炉保温时间24-30小时。
上述的深冲用430型铁素体不锈钢的轧制方法,其步骤特征是:对成品冷轧带钢厚度不大于1.0mm的带钢,冷轧变形率≧83%,只能为单轧程轧制。
上述的深冲用430型铁素体不锈钢的轧制方法,其步骤特征是:对成品冷轧带钢厚度为2.0—1.0mm的带钢,冷轧变形率≧80%,只能为单轧程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按本深冲用430型铁素体不锈钢的轧制方法轧制的430冷轧带钢,延伸率可由20%以上达到27%—33%有时更大,r平均值可由0.95达到1.15—1.25,Δr值可由0.35降低到0.2以下,完全满足目前深冲要求。明显减少产品在实际冲压过程中冲裂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不局限于下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没有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深冲用430型铁素体不锈钢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步骤特征是:
Ⅰ热连轧终轧温度为796℃;
Ⅱ 罩式炉保温温度为850℃,保温时间25小时,热轧卷规格为3.0mm;
Ⅲ 成品冷轧带钢为0.5mm,冷轧变形率为83.3%, 单轧程轧制。
成品性能见表1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19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钢木门
- 下一篇:一种推拉门平上滑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