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鱼鳞、鱼皮胶原活性肽的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01917.0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2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德;易瑞灶;高然;李龙;许诺华;郑美华;余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P21/06 | 分类号: | C12P21/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麻艳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鳞 鱼皮 胶原 活性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鳞、鱼皮胶原活性肽的生产工艺,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胶原活性肽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全球胶原活性肽市场需求量高达20万吨,国内胶原活性肽市场消费约为1万吨,并以每年高于10%的速度高速增长,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鱼鳞、鱼皮胶原活性肽具有高安全性、低成本等特点,成为本领域研发的重点,取得丰硕的成果。
目前,鱼鳞、鱼皮胶原活性肽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1)清洁环保型工艺,以酶法提取制备胶原活性肽为主。如中国发明申请“一种鱼皮胶原蛋白酶解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CN102517366A),该案发明人利用蛋白酶提取鱼皮胶原活性肽,离心机和纳滤膜分离技术纯化,得到胶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该工艺反应环境污染低,制备的产品分子量较集中,产品附加值较高,但由于酶法提取的反应条件温和,较难破坏鱼鳞、鱼皮的表面结构,使得酶提取胶原肽的产率低,成本高,难以满足产业化大规模生产。(2)规模生产型工艺,主要包括酸法提取、碱法提取等。这些工艺通过酸碱破坏鱼鳞鱼皮表面结构,具有产品产率高,研发成本低等特点,得到我国许多胶原肽生产企业的青睐。但由于这些工艺用大量的酸碱溶液,在制备胶原活性肽的同时产生大量的废液、废渣,增加环境保护的压力和环保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胶原肽开发中存在的生产能力低、能耗大、环境污染严重和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生产规模大、能耗低、成本低和环境污染低的鱼鳞、鱼皮胶原活性肽的生产工艺,生产具高附加值、高生物活性和高安全性的鱼鳞鱼皮胶原活性肽产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鱼鳞、鱼皮胶原活性肽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鱼鳞、鱼皮的预处理
鱼鳞、鱼皮清洗去除颗粒杂质后,投入清洗机中,加入碱溶液搅拌,搅拌后用水洗净;再加入酸溶液搅拌,搅拌后用水洗净,除掉鱼鳞、鱼皮的杂质;
(2)胶原多肽的提取
将经过预处理并洗净的鱼鳞、鱼皮置于反应釜中,加入水溶液,加入酸调节pH值,并控制反应的pH为1-4,反应温度为30-100℃,反应5-8小时,结束反应,得到胶原多肽提取液;
(3)胶原多肽的纯化
利用离心机分离胶原多肽溶液,除掉颗粒状杂质;所得清液用电渗析去除杂质;
(4)胶原多肽的浓缩
利用纳滤膜浓缩、蒸发器浓缩或真空浓缩罐浓缩步骤(3)所述溶液;
(5)胶原活性肽的制备
将浓缩后的胶原多肽溶液置于反应釜中,添加相当于鱼鳞、鱼皮投料重量0.1-5%的蛋白酶,进行酶解反应,反应温度为40-60℃,酶解反应pH值控制在2-9,反应3-6小时,酶解反应结束后灭酶,得到胶原活性肽溶液;
(6)胶原活性肽的干燥
利用喷雾干燥快速干燥胶原活性肽溶液,得到胶原活性肽溶液粉成品。
所述的步骤(1)预处理所使用的碱为碳酸氢钠或氢氧化钠,所使用的酸为硫酸或盐酸。
所述的步骤(1)预处理所使用的碱相当于鱼鳞、鱼皮重量的5-50倍,且碱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搅拌时间为4-12小时,所使用的酸相当于鱼鳞、鱼皮重量的5-50倍,且酸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0.01-0.5‰,搅拌时间为4-12小时。
所述的步骤(2)中加入的水相当于鱼鳞、鱼皮重量的5-20倍,调节pH用酸为硫酸或盐酸。
所述的步骤(3)中所使用的离心机为转速为4000-14000rpm的离心机。
所述的步骤(3)中使用电渗析设备去除杂质,纯化后样品无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所述的步骤(4)中,浓缩后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40%。
所述的步骤(5)中所用的蛋白酶为酸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鱼鳞鱼皮胶原蛋白水解专用酶、海产品水解专用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中的一种或者任意两种组合。
所述的步骤(5)中调节pH用碱为氢氧化钠;调节pH用酸为硫酸或盐酸。
所述的步骤(5)中灭酶的条件为升温到80℃-90℃,保温15-35分钟。
所述的步骤(6)中喷雾干燥的出风温度为70-90℃、进风温度为140-180℃。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未经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19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白云石炼钢法
- 下一篇:一种获取强集硒能力酵母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