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电振动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1822.9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6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朴东先;孙延昊;金在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3H9/02 | 分类号: | H03H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施娥娟;董彬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电 振动 模块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以2012年11月29日提交、名称为“Piezoelectric Vibration Module(压电振动模块)”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2-0137144为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在此通过参考结合于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电振动模块。
背景技术
一般地,在诸如移动电话、电子书终端、游戏机(game machine)、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或类似设备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振动功能应用于各方面。
特别地,用于产生振动的振动发生装置主要安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中,从而用作产生无声接收信号的警报功能。
根据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多功能化,目前要求振动发生装置微型化、集成化和多功能化。
此外,根据近来用户对便携式电子设备使用简单的要求,已经普通采用通过触摸电子设备来进行输入的触控型设备。
目前广泛使用的触控设备的概念,除了包括通过触摸进行输入的概念之外,还包括反映界面使用者的直观体验和使触摸反馈多样化的概念。
例如,日本专利公报2000-278974号(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采用压电装置的压电线性电机,该电机是触控设备的一个示例。该压电线性电机包括布置在压电装置和基部之间的弹性件。
该弹性件是压缩螺旋弹簧,该弹簧能够提供持续的弹力,以便以从致动器至盖的方向压迫压电装置。弹性件的弹力用于将压电装置紧贴到盖上。
如本技术领域人员所公知,由陶瓷材料制成的压电装置通过施加在压电装置上的高频信号产生的振动来提供驱动力。在这种情况下,振动的压电装置以及密封该压电装置的盖和/或基部不必要地相互碰撞,以致于压电装置容易损坏。
但是,根据专利文献1的具有上述结构的压电线性电机存在的局限在于未考虑压电装置可能被平移的特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报No.2000-278974。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致力于提供一种压电振动模块,该压电振动模块能够防止或缓和由于外部冲击力和/或由于压电振动模块激活时压电装置意外非正常的驱动位移所导致的内部部件之间的直接碰撞。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压电振动模块,该压电振动模块包括:压电装置,该压电装置通过对该压电装置施加外部电力而反复扩张收缩变形以产生振动力;上壳体,该上壳体具有开放的下部,并形成内部空间,以使得所述压电装置线性振动;下壳体,该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的下部连接,以覆盖所述上壳体的下部;以及振动板,该振动板包括安装有所述压电装置的平板,所述振动板布置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中以在垂直方向上被驱动,其中,所述振动板包括布置在所述板的平坦表面上的第一弹性部件。
所述振动板可以包括:平板;一对支撑件,该一对支撑件沿垂直方向竖立在所述板的两侧的中心;以及重量体,该重量体布置在所述一对支撑件之间以增加所述压电装置的振动力。
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可以由板状弯曲部形成,该板状弯曲部通过切割所述板的一部分而形成并且向上突出。
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可以形成为从所述板的中心部朝向所述板的两个端部向上倾斜,以对重量体的驱动位移不产生影响。
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可以布置在除了所述板的中心部以外的所述板的平坦表面的一个端部或两个端部上。
所述下壳体可以包括第二弹性部件,该第二弹性部件由板状弯曲部形成,该板状弯曲部通过切割所述下壳体的一部分而形成并且向上突出。
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可以形成为在从下壳体的中心部朝向下壳体的两个端部向上倾斜,以使得最大驱动位移的压电装置不会接触到下壳体。另外,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布置在除了下壳体的中心部以外的下壳体的一个端部或两个端部上。
所述上壳体可以包括第三弹性部件,该第三弹性部件由板状弯曲部形成,该板状弯曲部通过切割所述上壳体的一部分而形成并且向下突出。
所述第三弹性部件可以形成为在从上壳体的中心部朝向所述上壳体的两个端部向下倾斜。
所述压电振动模块还可以包括布置在振动板的重量体和板之间的由柔韧材料制成的第一阻尼器,以使得该压电振动模块与第一弹性部件不重叠。
所述压电振动模块还可以包括布置在下壳体的上表面上的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第二阻尼器,以使得该压电振动模块与第二弹性部件不重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18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