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框格式河岸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1006.8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2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管大为;黄靓;徐振山;许春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管大为;黄靓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2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格式 河岸 护坡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框格式河岸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适用于水利工程、景观河道工程建设等。
背景技术
河堤渠道等水利工程均需采用边坡防护技术,以保证表层土体保持稳定,防止发生河岸侵蚀、滑坡等灾害。传统的护坡技术主要有混凝土现浇护坡、浆砌块石护坡、和干砌块石护坡。混凝土现浇护坡和浆砌块石护坡具有施工工序繁琐,透水性差等问题;干砌块石护坡的适用范围窄,稳定性比较差。
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进行边坡铺设可以有效缩短施工工期和成本,在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的应用。比如申请号为200710121282.0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互嵌式护坡砌块及其施工方法,其护坡结构主要由互嵌式砌块和锚固器组成。这种预制砌体结构较为单薄,工程消耗量相对较大,形成护坡后坡身较薄,通孔处的填充碎石容易遭到急流的淘刷,易形成局部破坏;再如申请号为200910179691.5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装配式结构主要为正反相嵌的混凝土栅格板组成,这种混凝土预制件体积很大,预制及装配过程较为复杂,仅适用于大型水利工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途广泛、施工速度快、外形美观的框格式河岸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河岸护坡稳定性、透水性差,施工复杂,施工工期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框格式河岸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具有肋板1和肋柱2构成的坡身框架,坡身框架内填充多角块石3,坡身下方铺设土工织布4,坡身两边和上端由封边梁6固定,坡身下端设坡脚基础5,坡角基础5沿河道一侧铺设抛石防冲带7。
其中,所述肋板1两端设有对称倒梯形插头8,肋板中心设有透水通孔9;所述肋柱2为柱体结构,柱体周围设有三个用于固定所述框格肋板的梯形凹形插槽10,梯形凹形插槽10的槽口形状与所述框格肋板两端的对称倒梯形插头8对应互嵌,各梯形凹形插槽10中心线之间的圆心角均为120度。
所述肋柱2中心设有贯穿其顶面和底面的用于向护坡地基打入锚钉12的预留孔11。
所述肋板1、肋柱2、坡角基础5和封边梁6均为预制结构体。
一种框格式河岸护坡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准备工作:包括各组件单元的预制和准备工作和施工现场准备工作。预制指定数量的肋柱2和肋板1,并计算用于填充组装后护坡构架的多角块石3的大小和使用量。施工期选在枯水期或使用围堰进行施工;
(b)边坡开挖整平:采用机械开挖、整平、压实,人工辅助的方式进行施工。整平后在坡面铺设土工织布4,土工织布4的铺设需要覆盖整个设计坡面,各块织布搭接处采用缝接或热风焊接,不得留有间隙;
(c)设置坡脚基础:坡脚处需铺设10cm厚的C10混凝土基础垫层13,在基础垫层13上设置预制梁形成坡脚基础5,坡脚基础5沿河道一侧铺设抛石防冲带7,防冲带表面与河道底面之间应平滑过渡,高程保持一致;
(d)安装护坡构架:在抄平放线后,沿着坡脚梯形梁内侧放置第一排肋柱2到指定位置,放置时肋柱2的一个凹槽口10应贴在坡脚基础5梁表面上,以使柱体稳定并方便上层肋板1的对称插入。依次向坡面上方安装(插入)肋板1和肋柱2到设计高度,最后形成整体六边形框格式护坡构架。对于坡度大于1:2的岸坡,需在肋柱2的锚钉预留孔11中打入锚钉12;
(e)封边填石:形成框格式护坡构架后,对坡面的边界使用预制封边梁6进行封闭压平。封边后,对框格式护坡构架内进行多角块石3的填充,填充后块石之间以及块石与框格体之间有着良好的联锁效应,形成整体框格式护坡;
(f)对于具有一定曲度、较为宽广的坡面,需要在边坡开挖整平时期将大坡面划分成多个连续平整小矩形坡面,进行分块施工,施工步骤同以上(a)~(e)。
与传统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结构简单,透水性好,外形美观,整体稳定性高;
(2)组件为工厂预制,便于运输并保证质量,现场拼装,无须机械连接,施工速度快;
(3)可根据河岸附近地质条件和坡度大小调节预制肋柱、肋板的大小和透水通孔的形状;
(4)其特殊的透水性结构,对地下水的自然作用及过滤作用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可以使水中的悬移物和淤泥得以沉淀于填石缝中,从而有利于自然植物的生长,逐步恢复河岸原有的生态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框格式河岸护坡整体结构三维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管大为;黄靓,未经管大为;黄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10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
- 下一篇:一种窑炉烟气回收坯体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