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鉴定笔迹真伪的质谱成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99489.2 | 申请日: | 2013-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9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永中;洪锋;陈焕文;刘思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68 | 分类号: | G01N27/68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13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鉴定 笔迹 真伪 成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法医分析、考古、金融、司法等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快速鉴定笔迹真伪的质谱成像方法。
背景技术
笔迹鉴定是根据人的书写技能、习惯、特征,在书写的字迹与绘画中的反映,来鉴别书写人的一种专门技术,其任务就是要通过研究笔迹中反映的书写动作习惯特征、文字布局和书面的语言特征,用以分析时间情况,为诉讼提供线索和证据。笔迹鉴定一直是法医分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诉讼提供线索和证据,已广泛用于身份验证和重要文件的签署中。现代科技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笔迹鉴定方法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发展快速、无损、准确的笔迹鉴定方法和技术。
传统笔迹鉴定的方法主要包括: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拉曼光谱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数码显微镜比较法等。然而,色谱法和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样品分析前,都需要经过繁杂的样品预处理过程,耗时长(至少1一个小时),且在样品处理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一些物理化学反应,导致对样本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另外,光谱法灵敏度不高,极大地限制了笔迹鉴定技术在相关领域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灵敏、无损、准确度高的快速鉴定笔迹真伪的质谱成像方法。
本发明的快速鉴定笔迹真伪的质谱成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甲醇和水按体积比1:1的比例配制混合液,注入试剂瓶,作为电离试剂,备用;
2、调节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源(DAPCI),并将其耦合到质谱仪上:放电针尖喷嘴与样品承载表面的夹角α为30°,放电针尖喷嘴与样品表面的垂直距离为1.8mm,放电针尖与质谱入口的距离为10 mm,样品表面与质谱入口的角度β为12°,样品表面与质谱入口的垂直距离为2mm,放电针的电压为3.5kV,辅助气体的压强为0.105 MP,利用氮气气化上述甲醇和水的混合液,以250 mL/min的流速通入试剂引入口;
3、调节三维自动控制移动平台,通过控制器调节离子源放电针尖喷嘴与样品承载台以及质谱入口的垂直距离,然后设定X、Y水平方向的移动步长为10-500 μm;
4、质谱条件的设置:设置为正离子检测模式,质谱扫描范围为m/z 50-600,离子源电压为3.5 kV,离子传输管温度为200℃,离子选择窗口的宽度为1.2 Da,碰撞诱导裂解能量的范围为18-27%,其它参数由质谱仪自动优化;
5、将要鉴定的文件置于样品承载台上,以气压为0.2 MPa的氮气通入盛有甲醇和水的混合液体的试剂瓶中,获得气相试剂并引入溶剂石英毛线管道,利用质谱仪对笔迹进行二维质谱扫描,利用相似度算法对特征成像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笔迹中特征化合物离子信号强度的变化,获得笔迹中特征化合物的质谱影像,从而达到快速鉴定笔迹真伪的目的。
所述的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源,包括放电针和三通不锈钢金属套管,放电针表面均涂有绝缘层,绝缘层外套溶剂石英毛线管,溶剂石英毛线管外套辅助解吸气体套管,辅助解吸气体套管前端接控制阀,三通不锈钢金属套管上设有试剂引入口和辅助解吸气体引入口。以一定压强的氮气(低于0.2 MPa)作为载气,经载气管通入装有甲醇和水的混合液体的试剂瓶中,采用发泡法获得气相试剂,经试剂引入口通入溶剂石英毛线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理工大学,未经东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94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