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藏紫菀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及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99098.0 申请日: 2013-07-17
公开(公告)号: CN103340915A 公开(公告)日: 2013-10-09
发明(设计)人: 马慧萍;景临林;樊鹏程;贾正平;徐丽婷;何蕾;吴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 马慧萍
主分类号: A61K36/28 分类号: A61K36/28;A61P39/06;A61K133/00
代理公司: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代理人: 高松
地址: 730000 甘肃***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紫菀 黄酮 提取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医药提取方法领域,具体涉及藏紫菀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藏紫菀,藏语称“美朵路梅”,来源于菊科紫菀属植物缘毛紫菀Astersouliei Franch. 的干燥花序,为常用藏药,维吾尔族和蒙古族也有使用。唐代《月王药诊》和《四部医典》,清初《晶珠本草》中均有记载。缘毛紫菀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海拔2700~4000m的高山针叶林体外缘、灌丛以及山坡草地或河滩草,主要分布于西藏大部分地区及云南、四川、甘肃等地,药用价值较高,具有祛痰镇咳、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止痛、抗氧化、肾保护作用及钙拮抗活性等功效。文献报道紫菀属植物含有丰富的黄酮、三萜及三萜皂苷、肽类及挥发油、氨基酸及矿质元素等化学成分,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芦丁、槲皮素、橙皮苷、木犀草素、山柰酚、芹菜素等,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至今为止仅有程战立等对藏紫菀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藏紫菀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中草药,2011,42(1):42-45;藏紫菀化学成分的研究. 食品与药品,2009,11(1):33-35),并从中分离得到多种黄酮类化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从传统藏药藏紫菀中方便快捷的提取总黄酮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藏紫菀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干燥的藏紫菀药材原料粗粉,以新沸蒸馏水煎煮提取或以乙醇溶液回流提取,得到藏紫菀药材提取液;所述新沸蒸馏水或乙醇溶液用量为藏紫菀药材原料粗粉重量的10-20倍,所述乙醇溶液为质量百分浓度为0.01%-95%,均为提取2-3次,每次1小时;

2)将步骤1)得到的藏紫菀药材水提取液,过滤,合并滤液,浓缩成15倍药材量体积的溶液,得到藏紫菀水提取浓缩液;

3)将步骤1)得到的藏紫菀药材乙醇提取液,过滤,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或加适量蒸馏水制成约15倍药材量体积的溶液,得到藏紫菀乙醇提取浓缩液;

4)将步骤2)和3)得到的藏紫菀水提取浓缩液或乙醇提取浓缩液缓慢通过经乙醇洗脱处理过的大孔树脂柱,通过后先以水冲洗大孔树脂柱,再以体积浓度为10-95%的乙醇溶液冲洗大孔树脂柱,收集乙醇洗脱液,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并真空干燥后,得到藏紫菀总黄酮。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了以上述提取方法提取的藏紫菀总黄酮作为活性成分在制备抗缺氧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的,上述的应用,所述抗缺氧药物是以藏紫菀总黄酮为活性成分,复配有药用辅料制得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藏紫菀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提取藏紫菀中的总黄酮,可实现工业化生产,动物试验表明,藏紫菀总黄酮具有显著的抗缺氧作用,以其为活性成分制备的抗缺氧药物,可用于防治各种缺氧性疾病。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现通过常压密闭缺氧模型、急性减压缺氧模型和低压氧舱模拟高原缺氧实验,评价藏紫菀总黄酮的抗缺氧方面的作用。 

、小鼠常压密闭缺氧实验:

1.1实验材料:

1.1.1  动物:

SPF级BALB/c小鼠50只,雄性,8周龄,体重18-22g,购自兰州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实验动物中心,合格证号: 14-002,饲养于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实验动物科。

  仪器与试药: 

藏紫菀购自拉萨当雄商贸有限公司,并经兰州大学药学院生药学研究所杨永建教授鉴定为菊科紫菀属植物缘毛紫菀(Aster souliei Franch.)的干燥花序;250 mL广口瓶(统一用注水法校准,容积为250 ± 2.5ml);凡士林(包头黄河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批号 050521);钠石灰(英国Molecular Products Limited公司产品);BP210S电子天平(荷兰赛多利斯有限公司生产);红景天胶囊(西藏军区红景天研制中心,批号20091206);藏紫菀总黄酮提取物,实验室自行提取,总黄酮含量76.50%,临用前称取适量,边研磨边加蒸馏水至刻度,配制成混悬液。

实验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慧萍,未经马慧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90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