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宽可调的无源多相滤波器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99086.8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0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申向顺;李波;李卫斌;王红丽;姜恩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北斗恒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H7/00 | 分类号: | H03H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宽 可调 无源 多相 滤波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集成电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带宽可调的无源多相滤波器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对射频接收机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需要射频前端芯片能够接收多个频点的射频信号,不同频点的射频信号往往信号带宽也不相同,所以需要使用带宽不同的镜频抑制滤波器。镜频抑制滤波器的核心部分是无源多相滤波器,针对不同带宽的信号需要设计不同带宽的无源多相滤波器。
传统的射频前端芯片,往往集成多个无源多相滤波器,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根据信号带宽不同,选择切换其中的某个无源多相滤波器使用。因为芯片内部集成了多个无源多相滤波器,所以电路结构复杂、芯片面积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带宽可调的无源多相滤波器电路,可实现无源多相滤波器带宽的调节,电路结构简单、芯片面积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宽可调的无源多相滤波器电路,包括一次连接的第一阶滤波器、第二阶滤波器和第三阶滤波器,三个滤波器组合起来构成一个三阶的无源多相滤波器。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第一阶滤波器包括:第一MOS晶体管、第二MOS晶体管、第三MOS晶体管、第四MOS晶体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所述第一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至第一阶滤波器的同相正向输出端,所述第一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第一偏置电压,第一MOS晶体管的源级连接至第一阶滤波器的同相正向输入端;所述第二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至第一阶滤波器的正交正向输出端,第二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第一偏置电压,第二MOS晶体管的源级连接至第一阶滤波器的正交正向输入端;所述第三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至第一阶滤波器的同相反向输出端,第三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第一偏置电压,第三MOS晶体管的源级连接至第一阶滤波器的同相反向输入端;所述第四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至第一阶滤波器的正交反向输出端,第四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第一偏置电压,第四MOS晶体管的源级连接至第一阶滤波器的正交反向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至第一阶滤波器的同相正向输入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阶滤波器的正交正向输出端;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至第一阶滤波器的正交正向输入端,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阶滤波器的同相反向输出端;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至第一阶滤波器的同相反向输入端,第三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阶滤波器的正交反向输出端;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至第一阶滤波器的正交反向输入端,第四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阶滤波器的同相正向输出端。
所述第二阶滤波器包括:第五MOS晶体管、第六MOS晶体管、第七MOS晶体管、第八MOS晶体管、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和第八电容;所述第五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至第二阶滤波器的同相正向输出端,第五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第二偏置电压,第五MOS晶体管的源级连接至第二阶滤波器的同相正向输入端;所述第六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至第二阶滤波器的正交正向输出端,第六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第二偏置电压,第六MOS晶体管的源级连接至第二阶滤波器的正交正向输入端;所述第七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至第二阶滤波器的同相反向输出端,第七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第二偏置电压,第七MOS晶体管的源级连接至第二阶滤波器的同相反向输入端;所述第八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至第二阶滤波器的正交反向输出端,第八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第二偏置电压,第八MOS晶体管的源级连接至第二阶滤波器的正交反向输入端;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连接至第二阶滤波器的同相正向输入端,第五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阶滤波器的正交正向输出端;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连接至第二阶滤波器的正交正向输入端,第六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阶滤波器的同相反向输出端;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连接至第二阶滤波器的同相反向输入端,第七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阶滤波器的正交反向输出端;所述第八电容的一端连接至第二阶滤波器的正交反向输入端,第八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阶滤波器的同相正向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北斗恒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北斗恒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90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