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鞋用处理剂中苯系物含量的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99053.3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7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石葆莹;王玉峰;欧海龙;赖毅东;冯伟科;覃毅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东莞市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0/68 | 分类号: | G01N30/68;G01N30/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张月光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鞋 用处 理剂中苯系物 含量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鞋用处理剂中苯系物(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法。
背景技术
苯系物包括苯、甲苯、乙苯、二甲苯,二甲苯包括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苯是一种无色至浅黄色透明液体,具有强烈芳香气味,是一种易挥发、易燃、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醇等许多有机溶剂的有毒的有机物质。甲苯和二甲苯都是无色、有芳香气味、具有挥发性、易燃、燃点低、易溶于有机溶剂、有毒的有机物质。工业上常把苯、甲苯、二甲苯统称为三苯,在这三种物质当中以苯的毒性最大。人吸入后,有头晕、头痛、恶心、胸闷、乏力、意识模糊等现象,严重者会昏迷甚至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长期接触低浓度苯系物可引起慢性中毒,出现头晕、失眠、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还会表现为对皮肤、眼睛和上呼吸道刺激作用,出现血小板、白细胞减少,严重者可使骨髓造血功能发生障碍,对生殖功能也有一定影响。目前,苯系化合物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强烈致癌物质。
纵观我国多种多样的制鞋材料,均必须采用大量的化学表面处理剂,处理剂在粘合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界名牌Nike鞋,它使用的胶浆只有一种,即接枝氯丁橡胶,而其使用的表面化学处理剂就多达三种,即橡胶处理剂、EVA处理剂和尼龙处理剂,并且用量很大。市场上出现不少冷粘鞋脱胶现象,其原因一般都认为是胶粘剂不良造成的,当然,胶粘剂质量不良也是原因之一,但实际上,大多数问题在于处理剂。
制鞋用处理剂是鞋材与胶粘剂之间的“搭桥剂”,待粘合的鞋用材料在刷胶前必须先用处理剂对其表面进行处理,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除去鞋材表面上物理粘附的“污染物”,更重要的作用是可以在鞋材表面上附着一层新的表面,这层新的表面对胶粘剂有良好的“润湿”和“亲合”作用,在鞋材表面和胶粘剂之间起了“桥”的过渡作用,使鞋材表面的可粘接性增强,提高了鞋用胶的粘合强度和耐久性。如果不用处理剂来改变鞋材表面的化学状态,是不可能达到理想的粘合效果的。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万能处理剂,也就是每一种材质都必须使用其特殊的处理剂,才能取得良好的粘接效果。国内处理剂的生产处于较低水平,鞋用材料处理剂以非环保型为主,主要类型有清洗剂型、环化剂型、卤化剂型、接枝聚合物型等,主要是由苯、甲苯、丙酮、环己酮、正己烷、二氯甲烷、四氢呋喃、甲醇等有机溶剂,视材料性质和不同溶剂的挥发速度,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或者将高分子物质溶于这些有机试剂中制备处理剂。这些处理剂中固体含量一般在10%左右,在90%的混合溶剂中三苯溶剂含量约占50%左右,即全国有数千吨三苯溶剂挥发到空气中,直接威胁人类健康。市场上主要有广东省东莞市阳光树脂制品有限公司、广东省东莞市远升粘合剂有限公司等一些企业的TPR鞋材处理剂、橡胶鞋材处理剂、EVA处理剂、PP草处理剂等多种处理剂样品。
处理剂在制鞋工业中必不可少并且用量非常大,制鞋用处理剂含有大量的苯、甲苯、丁酮、丙酮、正己烷、二氯甲烷、甲醇等有机物,对人体危害极大,对环境污染严重。过去人们主要关注鞋材本身以及制鞋胶粘剂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并没有注意到鞋用处理剂中毒性的测定,甚至大部分人都不清楚制鞋工业还有这样一道工序,因此目前尚无关于制鞋用处理剂中苯系物含量的检测方法。本发明采用气相色谱法对鞋用处理剂中的苯系物含量进行测定,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制鞋用处理剂,可操作性强,测量准确性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灵敏度高、专属性强、操作简单的制鞋用处理剂中苯系物(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含量的检测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鞋用处理剂中苯系物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被测试样,以乙酸乙酯、甲醇、丙酮或异丙酮试剂作为萃取液,萃取液体积(ml):被测试样(g)=1~10:1,然后在漩涡混合器上混合均匀,超声萃取30~60min,并离心分离,取萃取液稀释定容,待分析;
2)采用气相色谱仪,色谱柱为5%苯基/95%甲基聚硅氧烷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为200~230℃;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温度为200~230℃;柱箱采用程序升温,初始温度50℃保持5min,再以10℃/min升温至100℃保持2min,20℃/min升温至180℃;载气流速为1.0~1.5mL/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东莞市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未经广东省东莞市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90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医学图像特征提取方法
- 下一篇:控制数据转发的方法及逻辑交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