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体中颗粒物收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8629.4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5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汪福顺;姜艳兴;高洋;张靖;李双;操满;钱慧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体 颗粒 收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质监测器,特别是一种水体中颗粒物收集器。
背景技术
水体中颗粒物的含量及其沉降速率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参数,水中颗粒物包括:无机颗粒物,有机颗粒物,矿物颗粒,生物颗粒。在水环境研究中,颗粒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分析项目,通过颗粒物含量可以进行元素同位素分析,颗粒物沉降速率会影响水中藻类的繁殖,准确的颗粒物采集对水质监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水体中颗粒物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通过野外采集水样,及时过滤,收集滤膜,再对滤膜进行冷冻干燥,最后称重,并进行后续研究。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准确度,是目前普遍应用的分析方法,但是该项分析方法也具有缺点和局限。首先,由于水样采集后到过滤时会有略微的延时,会导致水质发生变化,测得结果与实际情况会有误差;其次,该方法不能达到实际随时观测的目的,只能通过定期采样,对水体中颗粒物进行测定,由于水体实际情况比较复杂,通过定期采样测定不能明确判断水体中颗粒物的实际沉降情况。因此,寻求一种实用性更强,操作更便捷的水体颗粒物采样器进行水质监测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方法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水体颗粒物收集器,实用性强,测试分析准确、快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水体中颗粒物收集器,包括一个空心的支架,沉降器,弹簧装置,绳索,金属砸锤和重锤,所述沉降器通过夹片和螺栓围绕安装在支架上;支架上部设有一个弹簧装置;在支架的中心穿有一条绳索,在支架下端有一个拴在绳索上的重锤,弹簧装置的上端的绳索上装一个带有锁扣装置的金属砸锤。
所述弹簧装置包括套筒、弹簧、底座;所述套筒上有与支架周围的沉降器对应的挂钩,套筒的下端有一个矩形孔;在底座上有一个与套筒下端的矩形孔匹配的螺丝孔和配套螺丝;所述底座焊接在支架上;所述弹簧放在底座上;所述套筒套在弹簧外边并嵌入底座内,通过底座上的配套螺丝固定套筒;套筒随着弹簧的伸缩而上下移动。
所述沉降器包括筒体和筒盖,所述筒盖与筒体通过合页连接,筒盖上部外侧粘有第一挂钩,第一挂钩通过第一橡皮筋绳连接挂环;筒盖下部内侧粘有第二挂钩,筒体内部上端粘有第三挂钩,所述第二挂钩和第三挂钩通过橡皮筋绳连接,筒体底部设有螺丝。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突出实质性特点和显著优点:
本发明的采样器能准确、快速的采集水中颗粒物,并可以随时实时监测水体中颗粒物沉降情况,本采样器实用性强,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和图2,一种水体中颗粒物收集器,包括一个空心的支架19,五个沉降器3,弹簧装置,绳索1,金属砸锤2和重锤20,所述沉降器3通过夹片15和螺栓16围绕安装在支架19上;支架19上部设有一个弹簧装置;在支架19的中心穿有一条绳索1,在支架19下端有一个拴在绳索1上的重锤20,弹簧装置的上端的绳索1上装一个带有锁扣装置的金属砸锤2。
所述弹簧装置包括套筒4、弹簧5、底座21;所述套筒4上有与支架19周围的五个沉降器3对应的挂钩6,套筒4的下端有一个矩形孔22;在底座21上有一个与套筒4下端的矩形孔22匹配的螺丝孔23和配套螺丝24;所述底座21焊接在支架19上;所述弹簧5放在底座21上;所述套筒4套在弹簧外边并嵌入底座21内,通过底座21上的配套螺丝24固定套筒4;套筒4随着弹簧5的伸缩而上下移动。
所述沉降器3包括筒体17和筒盖11,所述筒盖11与筒体17通过合页9连接,筒盖11上部外侧粘有第一挂钩10,第一挂钩10通过第一橡皮筋绳8连接挂环7;筒盖11下部内侧粘有第二挂钩12,筒体17内部上端粘有第三挂钩14,所述第二挂钩12和第三挂钩14通过橡皮筋绳13连接,筒体17底部设有螺丝18。
采样时,把水体中颗粒物收集器零件通过箱装带到采样地点,安装好沉降器3,并检查弹簧装置是否灵活,挂钩橡皮筋绳是否具有弹性,绳索1是否完好结实,待一切安装检查完毕,可以采样时,打开沉降器3的筒盖11,用绳索1把采样器放入水中指定位置,调整好水体中颗粒物收集器位置并进行固定,进行定时采样。当采样时间到达时,用金属砸锤2沿着绳索1砸向弹簧装置,然后在水中浮力的作用下,稳定拉起整个采样器,及时收集沉降下来的水体颗粒物,采样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86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