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i(L1)(L2)]·(H2O)3的原位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7610.8 | 申请日: | 2013-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95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淑华;黄秋萍;肖瑜;张春练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15/04 | 分类号: | C07F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ni sup sub 原位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Ni(L1)(L2)]·(H2O)3的原位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出现了原位合成技术, 即在一定条件,通过化学反应,在反应体系内原位生成一种或几种新型的化合物,通过原位合成,可以获得其他合成方法难以获得的化合物。含氮杂环化合物作为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色素、感光、染料、储能、导电和生物模拟材料等。5-乙酸-1-(6-氯吡啶)-1氢-吡唑-3-乙酸甲酯为原料合成的[Ni(L1)(L2)]·(H2O)3(HL1=(E)-2-((6-氯吡啶)二氮烯基)乙酸;HL2=(E)-2-乙酸基-2-((6-氯吡啶)二氮烯基)乙酸)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菌与抗癌活性,具有重要的潜在用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合成应用较广泛的含氮杂环化合物5-乙酸-1-(6-氯吡啶)-1氢-吡唑-3-乙酸甲酯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利用扩散法和原位合成技术合成[Ni(L1)(L2)]·(H2O)3的原位合成方法。
具体步骤为:
(1)将0.03-0.06克分析纯5-乙酸-1-(6-氯吡啶)-1氢-吡唑-3-乙酸甲酯溶于8毫升分析纯二氯甲烷溶液中。
(2)将2毫升体积比为1:1的分析纯二氯乙烷和无水甲醇混合溶液缓慢滴加到步骤(1)所得溶液中。
(3)将7毫升溶有0.05-0.07克分析纯六水氯化镍的无水甲醇溶液缓慢加入到步骤(2)所得物中,于室温下自然挥发扩散,得到单晶级[Ni(L1)(L2)]·(H2O)3。
本发明克服了溶剂法的缺点,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化学组分易于控制、重复性好并产量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图。
图2为本发明发生原位反应后的配体HL1分子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发生原位反应后的配体HL2分子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Ni(L1)(L2)]·(H2O)3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将0.03克分析纯5-乙酸-1-(6-氯吡啶)-1氢-吡唑-3-乙酸甲酯溶于8毫升分析纯二氯甲烷溶液中。
(2)将2毫升体积比为1:1的分析纯二氯乙烷和无水甲醇的混合溶液缓慢滴加到步骤(1)所得溶液中。
(3)将7毫升溶有0.05克分析纯六水氯化镍的无水甲醇溶液缓慢倒入到步骤(2)所得物中,于室温下自然挥发扩散,得到单晶级[Ni(L1)(L2)]·(H2O)3。
实施例2:
(1)将0.06克分析纯5-乙酸-1-(6-氯吡啶)-1氢-吡唑-3-乙酸甲酯溶于8毫升分析纯二氯甲烷溶液中。
(2)将2毫升体积比为1:1的分析纯二氯乙烷和无水甲醇的混合溶液缓慢滴加到步骤(1)所得溶液中。
(3)将7毫升溶有0.07克分析纯六水氯化镍的无水甲醇溶液缓慢倒入到步骤(2)所得物中,于室温下自然挥发扩散,得到单晶级[Ni(L1)(L2)]·(H2O)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76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键式触摸屏开关
- 下一篇:一种轨道车辆用交流电抗器铁心
- <100>N<SUP>-</SUP>/N<SUP>+</SUP>/P<SUP>+</SUP>网状埋层扩散抛光片
- 零50电力L<SUP>2</SUP>C<SUP>2</SUP>专用接口<SUP></SUP>
- 高保真打印输出L<SUP>*</SUP>a<SUP>*</SUP>b<SUP>*</SUP>图像的方法
- 在硅晶片上制备n<sup>+</sup>pp<sup>+</sup>型或p<sup>+</sup>nn<sup>+</sup>型结构的方法
- <sup>79</sup>Se、<sup>93</sup>Zr、<sup>107</sup>Pd联合提取装置
- <sup>79</sup>Se、<sup>93</sup>Zr、<sup>107</sup>Pd联合提取装置
- <sup>182</sup>Hf/<sup>180</sup>Hf的测定方法
- 五环[5.4.0.0<sup>2</sup>,<sup>6</sup>.0<sup>3</sup>,<sup>10</sup>.0<sup>5</sup>,<sup>9</sup>]十一烷二聚体的合成方法
- 含烟包装袋中Li<sup>+</sup>、Na<sup>+</sup>、NH<sub>4</sub><sup>+</sup>、K<sup>+</sup>、Mg<sup>2+</sup>、Ca<sup>2+</sup>离子的含量测定方法
- <base:Sup>68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