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汗斑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97347.2 | 申请日: | 2013-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3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 发明(设计)人: | 何成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成元 |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4 | 分类号: | A61K36/8884;A61K36/9068;A61P17/00;A61P31/10;A61K33/24;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4611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汗斑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汗斑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医学上汗斑又称为花斑癣,是一种慢性、非炎性的皮肤浅部真菌病,对皮肤的损害以淡白色与褐色为主,大小不一,相互融合,经常发生于颈、上胸、背与腰等流汗多的部位,目前治疗手段和方法不一,但大多费时费力;且疗效不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汗斑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无毒副作用,治愈率达85% 以上。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汗斑的中药制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密陀僧45-50、花椒45-55、天南星28-35、云实8-12、上树蜈蚣10-12、鹅绒藤根3-8、蝉蜕6-10、丰花草4-8和峨参叶3-5。
治疗汗斑的中药制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密陀僧50、花椒50、天南星30、云实10、上树蜈蚣11、鹅绒藤根5、蝉蜕8、丰花草6和峨参叶4。
治疗汗斑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捣碎研磨成细粉,混和均匀,瓶装备用。
使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时先用23-28g鲜生姜洗净,切成剖面,扑药粉擦洗皮肤,再用鲜生姜扑擦该中药适量,一天2次,10天为一疗程。
本发明方案中,密陀僧主要含氧化铅,尚含砂石、金属铅及二氧化铅等少量杂物,《本草经疏》谓:大都可外敷、不可内敷。外用有一定美容作用,《本草正》谓;密陀僧“治汗班、收阴汗、脚气”等功效;花椒:温中散寒、祛湿、开腠理、通血脉;天南星:散结消肿,生用外治痛肿,鲜生姜:性温味辛,外治能增加局部血液循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有祛瘀生新、活血营面之功能,故能祛汗斑、使肌肤焕发光泽,无毒副作用,治愈率达到85%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治疗汗斑的中药制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g)为:密陀僧50、花椒50、天南星30、云实10、上树蜈蚣11、鹅绒藤根5、蝉蜕8、丰花草6和峨参叶4。
治疗汗斑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捣碎研磨成细粉,混和均匀,瓶装备用。
使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时先用23-28g鲜生姜洗净,切成剖面,扑药粉擦洗皮肤,再用鲜生姜扑擦该中药适量,一天2次,10天为一疗程。
典型病例:
黄某,男,22岁,学生,无明显诱因突发背、颈、胸部褐色班点多日,初始因不痛不痒未予治疗,进入暑季后,出汗较多,致褐色斑文成片作痒而求治,涂覆本发明的中药,7天余,褐色班点消失,亦不痒,随访多年未见复发。
陈某,男,43岁,农民,背部有褐色班点,进入暑季后,出汗较多,致褐色斑文成片作痒而求治,涂覆本发明的中药,一个疗程后,褐色班点消失,亦不痒,随访多年未见复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成元,未经何成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73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