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金属严重塑性变形的步进式连续挤压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96986.7 | 申请日: | 2013-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1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1C23/04 | 分类号: | B21C23/04;B21C25/02 |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金属 严重 塑性变形 步进 连续 挤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金属严重塑性变形的步进式连续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模具部分和夹具部分;夹具部分由上夹具、下夹具、夹具座、固定板和弹簧组成,上、下夹具为楔形夹具,上、下夹具之间的空间构成变形件通道;其中上夹具的出口端的高度大于入口端的高度,下夹具的出口端的高度大于入口端的高度;上、下夹具外侧的斜面与夹具座内部的斜面滑动连接,夹具座上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位于变形件通道出口端一侧,固定板上还固定有两个弹簧分别与上、下夹具连接;模具部分由带有转角通道的模具、模具座和模具驱动装置组成,模具固定在模具座上;转角通道的进口与变形件通道的出口相对应;模具座连接有一个模具驱动装置,模具驱动装置与夹具装置分别位于模具座的两侧,模具驱动装置为液压式驱动装置或机械式驱动装置;所述的转角通道分为前段通道、后段通道和两者之间的变形通道,前段通道的轴线与后段通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90o~120o;前段通道与变形件通道的轴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金属严重塑性变形的步进式连续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段通道的长度为10~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金属严重塑性变形的步进式连续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模具驱动装置为液压式驱动装置时,该装置主要包括液压缸和活塞,活塞与模具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金属严重塑性变形的步进式连续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模具驱动装置为机械式驱动装置时,该装置主要由安装架、传动轴、传动辊轮和驱动辊组成;安装架一端与模具座固定在一起,另一端与传动轴固定在一起;传动轴上装配有传动辊轮,传动辊轮的辊面与驱动辊的辊面接触;驱动辊的横截面为椭圆形,驱动辊两侧的外缘处设有环形凸台,每个环形凸台的内壁与一个带回辊轮连接,每个带回辊轮分别套在连杆的一端,两个连杆的另一端均套在固定轴上,固定轴固定在安装架上,带回辊轮、连杆和固定轴构成一个模具带回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金属严重塑性变形的步进式连续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具座下部固定有下轨道,下轨道与模具座滑动连接或者模具座底部设有轮子与下轨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金属严重塑性变形的步进式连续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具座上部固定有上轨道,上轨道与模具座上部滑动连接。
7.一种用于金属严重塑性变形的步进式连续挤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按以下步骤进行:
(1)将金属棒/板带材作为待处理的变形件,设置变形件通道的高度为变形件高度的95~99%;
(2)将待处理的变形件通过送料辊传输到上、下夹具之间的变形件通道入口端,上、下夹具受到变形件的推力作用向变形件通道出口端运动并压缩弹簧,上、下夹具松开,变形件通过变形件通道进入转角通道的前段通道内;
(3)当变形件的前端面接触到转角通道的侧壁时,启动模具驱动装置使模具进行往复运动,先向夹具方向运动,然后再向反方向运动;
当模具向夹具方向运动时,模具对变形件进行挤压,此时上、下夹具受弹簧作用向变形件通道进口方向运动,并受到夹具座的约束使变形件通道的高度收缩,将变形件夹紧并在摩擦力和约束力的作用下产生自锁而固定,防止变形件向送料辊方向移动,变形件的前端产生挤压变形并进入后段通道;
当模具向反方向运动时,模具带动变形件沿夹具到模具方向移动,夹具受变形件的摩擦力作用向变形件通道出口方向运动并压缩弹簧,上、下夹具松开;由于弹簧弹力的作用使得上、下夹具紧贴变形件,变形件在上、下夹具内表面滑动,并保证在下一个挤压动作开始时对变形件快速锁紧;
(4)当变形件的后端进入变形件通道后,为保证变形件与上、下夹具之间的摩擦力,采用顶杆顶住变形件的后端,配合模具驱动装置继续对变形件进行挤压变形;顶杆横截面的尺寸与上、下夹具夹紧变形件时的变形件通道的横截面尺寸相同,顶杆的长度不小于前段通道末端与变形件通道入口端之间的距离;顶杆在送料辊的作用下与变形件一同运动;
(5)当变形件的末端到达后段通道后,将经过1次挤压变形的变形件取出;
(6)重复步骤1~5的操作4~8次,获得超细晶金属棒/板带材;或者重复步骤1~5的操作0~2次,获得严重变形金属棒/板带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698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拔气门油封工具
- 下一篇:具有改良换向结构的棘轮扳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