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路泄漏电流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96594.0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2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成;赵晨龙;高嵩;王黎明;刘洋;陶风波;戴罕奇;梅红伟;徐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10076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泄漏 电流 测量 系统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电压外绝缘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泄漏电流的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工业控制和科学研究中,往往需要对过程或系统进行全面的显示和观测。泄漏电流测量系统作为高压外绝缘领域中重要的在线监测方式,在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中应用极为广泛。
在传统的泄露电流测量系统中,为了长时间连续记录泄漏电流的波形及各种特征值,通常一套电流采集装置只能跟踪测量一路泄漏电流。许多生产现场,如变电站,通常都设置有多个泄漏电流监测点;科学研究试验中,如在人工老化试验装置中以及漏电起痕装置中,通常都同时设置多组试验试品,为了监测每一个试品在实验过程中的泄漏电流,则需要设置多组对应的采集装置。上述的一对一测量装置则存在极大的资源浪费现象,同时也存在接线过多,维护困难等诸多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路泄漏电流测量方法。该方法使用单一的测量系统实现多路泄漏电流测量的目的,实现方法为通过控制信号循环地选中待测回路,并将其接入测量回路中进行测量;其他回路可靠接地。本发明中设计的测量方法可适用于须同时集中测量多路泄漏电流的高压试验,以及设备密集布置时同时采集多路设备泄漏电流的场合。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路泄漏电流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控机、回路选择器、测量单元;
所述工控机为回路选择器提供回路选择的控制信号;
所述回路选择器接受工控机发送的控制信号,将选通的待测回路接入到所述测量单元中进行泄漏电流测量,未选通的回路接地;
所述测量单元将测量结果传输至所述工控机中。
所述回路选择器包含多个结构单元,每个结构单元对应一待测回路泄漏电流的测量;
每个结构单元中包含与待测回路连接的输入端IN、与所述测量单元连通的测量端ME和接地端GND,
该结构单元在未被选中作为测量回路时,其输入端IN与接地段GND连接;
该结构单元接收到控制信号后,其输入端IN与接地端GND断开连接,同时接入测量端ME。
输入端IN与接地端GND的连接回路以及输入端IN与测量端ME的连接回路两路之间互锁。
对于N路泄漏电流测量,每一路的采样时间为t,测量信号之间的互锁时间为τ,则测量循环周期T为:
T=N(t+τ)。
测量单元的泄漏电流采样率:>5kHz,采样精度:16位精度;测量单元接地电阻R≤0.5kΩ。
一种多路泄漏电流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由工控机为回路选择器提供回路选择的控制信号;
所述回路选择器接受工控机发送的控制信号,将选通的待测回路接入到测量单元中进行泄漏电流测量;
所述测量单元将测量结果传输至所述工控机中;
其中,所述回路选择器包含多个结构单元,每个结构单元对应一待测回路泄漏电流的测量;每个结构单元中包含与待测回路连接的输入端IN、与所述测量单元连通的测量端ME和接地端GND,
该结构单元在未被选中作为测量回路时,其输入端IN与接地段GND连接;
该结构单元接收到控制信号后,其输入端IN与接地端GND断开连接,同时接入测量端ME。
当选通第i路作为测量回路时,由工控机给出测量指令Ci,输出至回路选择器;在控制指令Ci下,第i路待测泄漏电流回路与接地端GND断开,同时接入测量端ME回路;经过时长为t的测量时间后,第i路与测量端ME回路断开连接,与接地端GND回路连接;经过保护时长τ后,本次对第i路的测量结束。
从本次对第i路的测量结束到下次对第i路的测量开始经历的时间为(N-1)(t+τ),测量的循环周期为T=N(t+τ)。
对于N路泄漏电流测量,每一路的采样时间为t,测量信号之间的互锁时间为τ,则测量循环周期T为:
T=N(t+τ)。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对于一些长时间的连续监控场合,不需要连续记录泄漏电流波形,只需要获得泄漏电流在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故可采用分时复用的方式:采用一套测量系统,将其使用时间分成多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选择一路待测信号加以测量,测量结果在该路的选通时间段加以传输,而其他的未被选通的回路在该时段可靠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65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