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流式内循环生物膜反应器的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6565.4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5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明;阎宁;汤楹霞;徐华;杨立辉;陈斌;刘辛悦;白琪;李蓉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周云 |
地址: | 2002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流式内 循环 生物膜 反应器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讲就是涉及一种内置蜂窝陶瓷为生物膜载体的折流式内循环生物膜反应器,以提高对废水的处理能力。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急剧增加,传统上城市生活污水经过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之后,往往直接排入江河湖泊等地表水域中,然而,经过处理后的城市生活污水仍富含大量氮、磷物质,直接排入江河湖泊会造成江河湖泊的富营养化,导致地表水的污染,生态环境遭受重大破坏。因此,目前各个城市中都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提标,严格控制城市污水的排放标准。其中主要针对城市污水中富含大量氮、磷物质的特点,选择生物膜法进行深度处理是当前的主要趋势之一。利用生物膜法进行污水处理效果的优劣更取决于生物膜反应器的结构和操作参数。现有市场上有一种折流式内循环生物膜反应器,以陶瓷板作为生物膜载体,同时还兼作为液体折流流动的导流板。但这种用陶瓷板作为生物膜载体的结构因为表面积较小,因而生物量较少,降低了生物处理的效率,降低了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废水的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城市污水深度处理设备即折流式内循环生物膜反应器生物膜载体表面积过小,污水处理能力较低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折流式内循环生物膜反应器的改良结构,在生物膜反应器折流通道上加装蜂窝陶瓷载体,提高生物膜的表面积,增强了生物膜反应器的污水处理能力。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设计一种折流式内循环生物膜反应器的改良结构,它包括反应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本体被分隔板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水平方向的水流湍流流动区,下部分为生物反应区,所述生物反应区被至少两块垂直小隔板隔成水流通道,小隔板一端安装在分隔板或反应器本体内壁上,另一端与分隔板或反应器本体间间隔一段距离,水流在水流通道内按照上下折流方式从左到右在反应器内循环流动,所述小隔板间装有蜂窝陶瓷作为生物膜载体,在水流处于向上流动状态的两块小隔板之间的底部设有曝气孔,反应器本体与循环水泵连接,循环水泵出水口通入水平流动方向的水流湍流流动区,循环水泵进水口接于生物反应区位于小隔板和反应器本体内壁之间,循环水泵进水口管道上设有孔洞或孔隙,该管道外另套装有网罩。
所述反应器本体的进水口设在生物反应区的反应器本1器壁上。
所述反应器本体的出水口设在水流湍流流动区的反应器本体器壁上。
所述小隔板与分隔板或反应器本体间间隔5~20cm。
所述曝气口均可调节其曝气量的大小以促进水流在生物膜表面的湍流流动或控制不同区域的溶解氧含量。
所述循环泵的进水管为一多孔结构,该多孔管外罩有网罩能够避免循环水泵堵塞。
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保留原有折流式内循环生物膜反应器具有同步硝化和反硝化的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内置蜂窝陶瓷载体作为生物膜载体,提高生物膜的表面积,提高生物处理废水的效率。同时在折流通道的上向流通道的底部加装曝气器,可以根据废水负荷及处理情况,调节不同曝气口的曝气量的大小以控制反应器内不同区域内的溶解氧含量。实现高效率地去除废水中有机物以及氨氮和总氮的目的。另外,所加装的网罩易于拆卸,以便于清洗。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中循环泵进水管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中网罩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附图1、2和3所示,一种折流式内循环生物膜反应器器的改良结构,它包括反应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本体1被分隔板2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水平方向的水流湍流流动区101,下部分为生物反应区102,所述生物反应区102被至少两块垂直小隔板3隔成水流通道4,小隔板3一端安装在分隔板2或反应器本体1内壁上,另一端与分隔板2或反应器本体1间间隔一段距离,水流在水流通道4内按照上下折流方式从左到右在反应器内循环流动,所述小隔板3间装有蜂窝陶瓷5作为生物膜载体,在水流处于向上流动状态的两块小隔板3之间的底部设有曝气孔6,反应器本体1与循环水泵7连接,循环水泵7出水口通入水平流动方向的水流湍流流动区101,循环水泵7进水口接于生物反应区102位于小隔板3和反应器本体1内壁之间,循环水泵7进水口管道上设有孔洞或孔隙701,网孔管道外套装有网罩8。
所述反应器本体1的进水口103设在生物反应区102的反应器本体1器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师范大学,未经上海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65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1080P对应手动变焦镜头
- 下一篇:土体冻融过程可视化试验装置